http://digital.zmdxw.com/Img/2020/9/pc202009297339d72bda004b648faf07e945a09b03.jpg
钻探一线探“路” 中煤地质报第2512期
http://mobile.zmdxw.com/content/2020-10/01/005766.html

钻探一线探“路”

2020-9-29 作者 张利波

秋日,台风来到了东北,暴雨过后的城市,路上水渍尚未消散,黑龙江省煤田地质一〇八队机关一行四人便在队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冯贺楼的带领下,赴正在野外施工的队钻探工程部801钻井队,与一线人员探讨转型与融合发展问题。

行辛路,泥泞艰辛

一〇八队钻探工程部801钻机正在施工的黑龙江省鸡西煤田长安矿区煤矿普查项目ZK19-2号孔,位于鸡东县艳东村附近的深山顶上。队调研组冒雨乘工程用车到了山脚下,发现上山的路泥泞湿滑,车辆很难抵达钻场,但考虑到上山的路步行至少得一个小时,所以决定乘工程车上山。一路上,车轮在满是积水的山路上前行,缓慢且颠簸。还没行驶到半山腰,便被路中间的凸起部分卡住了底盘,前行不得,只得求助钻机用的大马力四轮拖拉机来救援。调研人员只能冒着小雨步行上山,抵达钻场。换好靴子后,大家便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山路上前行,一不小心就会滑倒。小心谨慎地行走了大约20分钟,终于到达了钻机。这一路,他们真正体验了钻探人艰难的行路生活,真正体会到了钻机运送物资、人员出行的难度。对于调研人员来说仅仅是20分钟的行程,钻机人员已在此行走了数月。据钻工们讲,这条路晴天虽然会好一些,但除了工程车、拖拉机能行驶外,其它车辆很难到达钻场,因为车辙印太深了。春天化冻时节和雨季,工程车也抵达不了现场,只能靠拖拉机运送物资,有的物件全靠人力搬运。抬运钻具、搬运管材和油料桶等成了大难题,但是这些困难在钻探工人们面前都是小事。

寻心路,不忘初心

探讨调研中,801钻井队职工谈了搞活机制、钻井队管理、成本核算的问题。机长苏永波在谈了钻机面临的地质条件复杂、钻探条件艰苦、钻进施工保障等困难后,还讲了带领钻机人员研究钻探技术、优化钻探工艺等方面的做法,表示愿意坚守钻探一线,也期待上升空间和提高待遇,同时还对全队钻探事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副机长、班长、技工、钻工等也谈了对钻机施工与管理、奖励与绩效等方面的期待,重点谈了钻探技术工人的培训问题,建议能跟随兄弟单位的施工项目采用跟班、辅助施工的方式学习大孔径钻进及延伸钻探领域的钻进工艺等,积累大孔径钻探技术经验。

探新路,期待创新

在交流中,与会人员对地勘单位的转型、融合发展充满了期待。801钻井队人员提出应加强钻探力量,充分利用经济激励机制调动钻井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让每一名职工安心地扎根野外一线,并力争通过激励机制让一些从事后勤工作的钻探专业人员回到钻探一线。同时还要重视找项目工作,最好形成全队人人找项目的氛围,加大找市场项目的力度。对有市场前景的地勘项目应提前谋划,不能只局限于煤田地质勘探领域,要找新能源勘探、矿山恢复、农田水利等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地质项目。大家畅谈了浅孔、深孔等钻探方面的技术,交流了未来钻探工艺的发展及更新钻探设备等问题。调研人员还就如何培养机班长、钻井队如何加强成本核算、提高质量效益等问题与大家进行了交流。801钻井队在职职工均比较年轻,对单位的发展与个人的成长有着较高的期待,希望全队职工共同努力,闯出一条单位转型与融合发展的新路。

这次调研人员走进野外钻井队,紧紧围绕“人”“事”“物”“制”这四个字与钻机人员进行了交流探讨,就如何破解思想怠惰、物资不佳、机制不优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着力解决地勘转型、融合发展中的短板、沟坎等问题。

这正是:山之一隅见辛路,一方钻场见心路。

上一条:辛安泉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项目开启“政产学研用”新模式
下一条:基层动态
分享到

© 2018 中煤地质报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