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igital.zmdxw.com/Img/2020/12/20201216c90108a0e0f24d8fb8674809d47bcd12.jpg
秣马厉兵迎鏖战 枕戈待旦再前行 中煤地质报第2533期
http://mobile.zmdxw.com/content/2020-12/17/006282.html

秣马厉兵迎鏖战 枕戈待旦再前行

——中化局参战青海木里生态环境治理项目纪实

2020-12-16 作者 王晓青

木里矿区的冬天来得特别早,中原地区金九银十的时节,这里早就入了冬。11月底的青海木里,鹅毛大雪、哈气成冰习以为常,棉帽子、军大衣、大皮裤、大黄靴标配了许久。此时,青海木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第二项目部一派热闹,一问才得知,由他们施工的4号井水坑回填刚刚合围了。

“目前,我们已经完成全部回填工作,现在进行修坡整形、场地平整工作,进入收尾阶段。”中化地质矿山总局项目负责人田力介绍道,“这也标志着我们在木里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为后续施工奠定了基础。”

走!上山去

9月底,一场关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保卫战在木里打响了。这注定是一场难打的仗,而且是只能打胜的仗,它关乎党中央、全社会对高原生态环境的关注,关乎青海省委省政府的嘱托,关乎央企保护生态环境的使命责任。

中化局作为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的参战单位之一,闻风而动,听令而行,全线出击,立即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点兵点将,组建了高水平、专业化的设计团队。

局长助理田力请缨前往,成了团队里最年长、上山最早的人。“我也没想到这个岁数还能再上山,海拔还这么高,也没想太多,就是想和这群80后、90后一起再做点儿事。”夕阳下,这个70后的侧脸被照得棱角分明、犀利刚毅,“我们现在有13个人在山上,最小的22岁,平均年龄32岁,是一支非常年轻的团队。”

田文斌、张光、周立军、翟德荣、张钰朋、曹登宣、李佳乐、王言帅、高祥、王亮、朱建华、陈坡,无论是被点兵点将,还是请缨前往,谁都没有想到,他们上山后几乎没再下过山。

面对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提出的“全力以赴支持配合,干就干好青海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的指示精神,面对青海省委省政府“两月见型打基础、当年建制强保障、两年见绿出形象、三年见效成公园”的要求,他们心里比谁都着急。

抢工期、抓时间,他们义无反顾、别无选择。

真硬!这骨头

4号井像一头张开血盆大口的猛兽,吞噬着一车又一车渣土,消磨着所有人的体力和意志。由于这头猛兽体量实在过于庞大,上千台工程车在它肚里也只是小小一粟,东西长约3.7千米,南北宽约3.4千米,总面积达11.69平方千米。

“难,太难了。极端的天气、叫嚣的身体、复杂的条件,加上找不到成规模的施工队伍,甚至一度觉得填平它是不可能的,可是我们就是要变不可能为可能啊!”田力笑着说。4号井开采前为高原丘陵地形,地形总体呈西高东低,区内地势最高处位于第补Ⅸ勘探线附近,标高4119米,最低处位于东侧下哆嗦河附近,标高3982米,相对高差137米。

随着时间的推移,施工队伍的问题解决了,成规模的车队逐渐进场,1500多台运输车、300多辆配套的工程车在木里矿区齐齐奏着“英雄赞歌”,昼夜不歇地对抗着狂风暴雪,对抗着呼吸困难,对抗着几乎为零的能见度,对抗着人体的生理极限。

他们已经在山上待了一个多月,天气越来越冷,越来越不利于施工,之前的施工方案也越来越不适用。项目组多次连夜召开会议,研究新的施工方案,无数次提议、无数次推翻,再提议、再推翻,没人记得开了多少次会、提了多少个议案、讨论了多少稿,才最终敲定了既能节省人力物力,也更加适合天气状况的最优化方案。

方案定了,施工流程定了,工作标准定了,这骨头就得好好“啃”!

继续!争分夺秒

安全,无疑是所有施工中最重要的一环,在木里,安全成为所有人常常挂在嘴边的关键词,因为木里项目太特殊了。

它的特殊性体现在施工面积大、参建单位多、工期紧、任务重、环境极端,就像一个棋盘,牵一发而动全身。施工队、检测组、技术组、测量组,各组力量若得不到合理的统筹协调,就会影响整个施工进度。

4号井由中化局、江苏煤炭地质局和广东煤炭地质局共同完成。肩上的责任有多重,压力就有多大,田力也不例外。“可能在高原是一方面,压力是另一方面的原因,睡不着、吃不下,即使睡着了也是半梦半醒的状态,所有人都一样。”

为了那“一发”,为了那个“标杆”,田力和他的团队努力耕耘在木里高原。“每天都是过万的步数,必须巡视一圈,这样心里才踏实。最多的时候跑两三圈,对4号井的每一处平台、每一个渣堆、每一条边坡都已十分熟悉。”田力笑道。

(下转第二版)

上一条:奋斗是人生最亮丽的底色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 2018 中煤地质报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