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igital.zmdxw.com/Img/2021/3/pc202103093d377ad581394aa08031d47e2700f151.jpg
奋斗是青春的底色 中煤地质报第2555期
http://mobile.zmdxw.com/content/2021-03/11/006824.html

奋斗是青春的底色

——记水文局一队地勘一线“青年军”

2021-3-9 作者 才 溢 李 岩

许疃煤矿是淮北市淮北矿业集团下属的一座现代化大型矿井。 2020年1月18日,中煤地华盛水文地质勘察有限公司中标该煤矿的区域治理工程项目,由水文地质局一队(中煤地华盛公司第一分公司)负责设计、推进与实施。

许疃煤矿所处位置的地理条件特殊复杂,以往的成熟技术无法满足项目施工要求,必须采用高难度的顶板注浆工艺,这在淮北地区并不多见,许疃项目招标后立刻吸引了业界的目光。

顶板注浆也称作顶板再造,是通过技术手段对煤层间距范围内的煤层再生顶板进行注浆加固,改善工作面顶板破碎条件,保障煤矿井下工作面实现安全高效开采的先进技术。此类工程难度大、技术高、工艺复杂,十分考验技术人员的水平与耐心,是业内公认最具挑战的类型。对地勘企业来说,能否胜任顶板再造工程的设计、勘察与施工,将决定其未来在煤矿防治水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与影响力。

中标结果公示后,数十家竞标单位一直密切关注着项目的最新进展。这是中煤华盛公司首次承接该类型煤矿治理项目,如何通过内部挖潜完成此次工作,关乎着央企的形象与声誉,考验着水文局一队的决策与技术能力。

及时组建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攻坚克难的队伍迫在眉睫。经研究,这份压力与责任落在了一支“青年军”的肩上。

这是一个年轻富有朝气的团队。“献身地质事业,立志地质勘探”是他们的志向与梦想。大学毕业后,他们风华正茂,怀揣着对地质事业的一腔热情来到了水文局一队。多年来,祖国的山川大地留下了他们的勘探足迹,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凭借智慧、忍耐、拼搏、协作,在高新尖地勘项目中屡创佳绩。

李岩是这个工程的项目经理。2020年2月,当接到任务时那种挑战的刺激带来的愉悦感过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他的责任压力随即而来。于是,他带领团队舍小家、顾大家,主动放弃了一年一次和家人团聚的机会,坚守工作岗位。

3月初的淮北冰冷潮湿、寒风刺骨,施工工地及周边的道路地处沉降区,进出工地的主干道到处积水,泥泞不堪。“要想施工就要先填平坑洼不平的地面。”他们说干就干。但当地缺乏铺路的矸石,严重影响了项目的进展。李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不耽误工期,在做好疫情防护的同时多方协调奔走,筹集到了足够的矸石。

熬过了寒冬又迎来雨季,6月份接连不断的大雨经常导致注浆站场地和道路被淹,好在小伙子们多年在外征战的经验丰富,及时用租来的铲车将注浆站和钻机的机电设备全部运至高点安全地带,避免了损失。大雨持续到了7月,淮河干流全线超警戒水位,两淮地区防汛形势异常严峻。随着主河流水位不断升高,部分地区距离堤坝警戒线不到一米,地处泄洪区的项目工地面临危险,小伙子们的神经紧绷起来。为了保护已完成的工程不受洪水破坏,他们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落实到位,抢工期、抓进度,日夜奋战,与时间赛跑,对完工的钻孔做封闭处理。

1988年出生的刘鹏和1989年出生的赵龙,是施工队伍中年龄最小的两个,他们长年在外拼搏,看上去比同龄人成熟很多。得知需要彻夜观测注浆封口作业时,两个人自告奋勇地承担了夜班值守的任务。这一熬就是半个月,长期不规律的作息和疲惫,让两个本就消瘦的小伙子身上起了浮肿,看着镜子中的“新面孔”,他俩一度不敢与家人视频通话。

8月的雨季过后,堤坝水位骤降,工区恢复了施工,他们再一次利用矸石把被淹道路和场地垫高,把拆掉的电器设备从高地运回现场,重新安装继续施工。

张胜是一名退伍军人,一直在水文局一队从事司机工作。他性格开朗、幽默风趣,总能给大家带来欢乐。作为团队中的老大哥,他经常关心项目部年轻人的生活,总想为大家多分担一些压力。为了做好后勤保障,解决疫情、洪灾期间因缺少食品药品补给而导致的嘴角长期溃疡的问题,他顶着腰伤,坚持每天出门采购,经常半夜才回到驻地,被大伙儿亲切地称为“贴心的张大哥”。

入秋后的淮北酷热难耐、蚊虫猖獗,北方小伙儿们很不适应,全身上下被蚊虫叮咬后经常出现出血化脓情况。但此时此刻要与时间赛跑,把因疫情、汛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大家顾不上这些,无论白天黑夜,工地上总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一丝不苟地完成从下管固管到止水检查,再到注浆和封孔等各项工作。

队总工程师赵璞,是一名80后,大家称他为“长年活跃在一线的大将”。为完成甲方对工程细节的高标准要求,达到设计单孔注浆量不低于1000吨、9个孔的总注浆量不低于18000吨的目标,他果断决策迅速行动,及时调集增援力量,短短几天时间,4台390泵、1台1200泵和2套注浆机开赴到工地。这几台机械开足马力后,每个单元的最大制浆能力达到每小时30立方米,单孔每天最大注浆量突破了300吨。在工程关键阶段,他连夜赶赴现场,督导工程关键节点的施工,与技术团队在野外同吃同住,一起分析总结,并对下一阶段的施工作出部署。

“咱们作为全局顶板注浆工程的先头兵,不能辜负上级的信任与期望,再苦再难也要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时任队长许超,经常在施工现场这样鼓励大家。

顶板注浆工程对水文局一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如何在新领域中保证工程进度与质量,无时无刻不牵动着许超的心。这个毕业于山东大学地质系的高材生,具有过硬的地质勘探技术管理经验和攻坚业务能力。多年来,他凭借着吃苦耐劳的工作热情、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和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获得了“金罗盘奖”等多项荣誉。在开工前,许超多次组织核心团队开会遴选最佳施工方案,在多个方案中反复比对,优中选优,周末也经常忙到深夜。在前方最吃紧的阶段,注浆站需要向三个孔同时注浆,这种操作方式考验着技术人员的管理能力和施工人员的操作水平。为保障施工作业高效、连续进行,他多次赶赴施工现场指挥,凭借着过硬的实战经验,带领大家不断突破技术壁垒。

许疃项目历时7个月,比计划提前2个月完成,完成钻探总工程量5109.4米,完成总注浆量27057吨,所有钻孔实现全孔封闭,工程各项技术参数均满足合同、设计的指标要求,工程质量优异。

许疃项目完美竣工,这支奋战在地勘一线的“青年军”也赢得了尊重与信任,他们用奋斗把青春的底色渲染得更加耀眼。这一工程项目在两淮煤矿防治水市场也引起了反响,通过在施工中对项目工程进一步探索与研究,不断印证了一队设计的施工方案既能保证矿方工作面实现安全、高效开采,又能达到保护地下水资源的设计初衷。据专家介绍,这对于两淮一带的煤田开采乃至北方干旱地区的“保水采煤”都具有特殊意义。

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新使命,随着人才队伍培养机制的日趋完善,新一代青年才俊作为高精尖知识的拥有者、传播者与创造者,正在转化为水文局一队发展的即战力。他们以思路创新、方法创新、技术创新为导向,在实践中不断成长,为一队高质量发展奉献着青春力量。

上一条:图片新闻
下一条:江苏局物测队八举措谋篇测绘地理信息产业
分享到

© 2018 中煤地质报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