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igital.zmdxw.com/Img/2021/3/pc2021031752834abb43564be586fb90912be1c27e.jpg
小议融合发展中的度与量 中煤地质报第2557期
http://mobile.zmdxw.com/content/2021-03/18/006878.html

小议融合发展中的度与量

2021-3-17 作者 张利波

融合发展是当下企事业单位发展的大趋势之一。就地勘单位而言,这里的“融合”包含全国各地勘单位之间的局部融合,同一地勘局(集团)内部下属单位之间的融合,同一地勘单位内部科室部门之间的融合,业务项目之间的融合等,可融合并非整合中的加减法,而是既要有“度”又要有“量”。

融合有“度”才能优发展

就融合发展而言,这里的“度”包含了态度、速度、限度、法度四重含义。

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首先是“人”的因素,人要讲融合的“态度”。衡量单位负责人、部门负责人之间是否有融合发展的想法、意愿,要看融合中表达的是单位、部门态度,还是个人、同事态度;表示的“态度”是为了长远的发展,还是为了眼前的利益;表现出的“态度”是为了单位转型、部门提质,还是为了个人提职、“提现”。所以融合发展中,单位、部门负责人这一“关键少数”的“态度”至关重要。

其次是“事”的因素,要求有“速度”。单位与单位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项目与项目之间融合开展工作,就要快速推进,不能总是纸上谈兵,甚至瞻前顾后、缩手缩脚,落实推进过程中不能因噎废食,应该主动担当,积极快速推进。反过来说,这件事“不能等”,“等”就错失机遇;也不能“靠”,“靠”谁不如靠自己;更不能“拖”,“拖”延的是单位、部门的高质量发展。

第三,还要认清融合并非整合,无论哪个方面、哪些层面的融合都要有“限度”,要考虑“界”的因素。不管哪方面通过融合发展实现共赢,都是有限度与界限的“同行”,双方都不能越界,要在融合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工作。同时,这里的“限度”还包含了不能超过双方能力之限,更不能脱离自身能力之限,某一方面自身无能力或双方实力弱就不要谈融合,“弱弱融合”恐怕也不会得到优质的发展效果。

最后就是“制”的因素,融合发展中要讲“法度”。融合的过程中要依法依规、依纪依制开展工作。单位之间、部门之间在各项制度方面、工作流程方面可能会有差异,但要在存异求同的基础上,形成融合过程中共同的制度规则并共同遵守,涉及地质技术和生产施工等经营方面的事项要依法签订合同或协议,若涉及人员、设备共享,还要形成共同遵守的“约定”。先“约法三章”再实施也不迟。

融合有“量”方能快发展

就融合发展而言,这里的“量”包含了气量、数量、质量、增量四项内容。

首先说说“气量”。无论是上下级、同级别单位部门之间的融合,还是单位之间、内部人与事的融合,人人都应当有大格局、大气量,不纠结于小的得失,要善于大处着眼、看到全局全貌全程。当然,这里所谈的“气量”并非指不讲原则的“退让”与“退避”,不顾单位、部门得失的所谓“雅量”。

其次便是“数量”。单位、部门之间的全部融合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融合的内容要有“数量”,而且这个“数量”宜少不宜多,适量最佳。“少”则融合度不高,“多”则可能有“超量”之嫌,因为各单位、各部门的“体量”不一样,所以融合的“数量”就很关键,彼此之间要挑拣最需要融合的部分进行融合,最好的方式是取他长补己短,协同共享发展。

第三,要讲究“质量”。不管哪个层面、哪个层次的融合都需要讲求融合的“质量”,不能只求表面融合,也不能浅层次融合,而应该是双方在工作业务、人员机构、经营项目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并融合出高质量的成果,取得高质量的成绩,达到高质量的成效。工作融合后更优,项目融合后质量更好,单位之间融合后更强,部门之间融合后效率更高,这才是有质量的真融合。

最后,融合要实现“增量”之目标。增强彼此的经济实力、管理能力、技术水平等。让彼此的业务量有所增加,彼此人员的履职能力有所增强,彼此之间的经济发展有增速,职工的收入有所提高。此外,还有让彼此的品牌信誉有所增长。所以,彼此都要寻求“增量”的路径与方法,融合发展的方式与样式。以经济“增量”为目标,融合发展才能真正提质增效。

融合发展的“优”发展、“快”发展都离不开“真”发展。地勘单位的融合发展应在处理好“度”与“量”的过程中实现“真”发展,在融合发展中逐渐壮大自身的实力,只有在实现共赢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告诉我们,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掌控好“度”与“量”。

 

上一条:图片新闻
下一条:基层动态
分享到

© 2018 中煤地质报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