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igital.zmdxw.com/Img/2021/5/pc20210516e9d42e47a1d94a38841a6dd91b25a352.jpg
三代逐梦话初心 中煤地质报第2571期
http://mobile.zmdxw.com/content/2021-05/06/007229.html

三代逐梦话初心

——勘探世家的地质情怀

2021-5-16 作者 王子佩 (陕煤地质一三九公司)

陕西省煤田地质局一三九队自1953年成立至今,已近70载。几代人在这如歌的岁月里携手共进,一同谱写了这段不朽的华章。我的祖父、父亲亦在其中。

暮去朝来,长江滚浪,如今,我也加入了这支历经沧桑、百折不挠的队伍,不禁有感而发,书成此文,以记他们数年饮冰,热血难凉的坚韧历程。

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祖父其人,因学业繁忙、沟通甚少,我其实记不得许多。四年前他走了,两鬓尚未添多少白霜。清明扫墓时,又听父亲讲起那些陈年往事。

祖父与我们不同,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从抚顺煤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三九队,去了河北邢台,在钻机当钻工,成为第一代地勘人。之后他又跟随队伍转战宁夏、支援陕西,升为青年钻机机长。论苦头,老一辈人所经受的一切总让我感到敬佩。在澄城县时,他转入了行政岗位,负责调度汽车,解放牌、东风牌这些略显笨重的大车头上挂着两个明晃晃的圆灯,通身灰绿,用在地勘队伍里,是永远都擦不干净的。四个结实的轮子滚着烟尘,放到现在来看,倒有几分朋克的感觉。他就站在大门口,看着车子派出,等着车子归来,悬着一颗心,在一次次任务中守望。

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队伍搬来渭南,其间他去过财务科、办公室,笔杆子硬挺,写得一手好字,蚕头燕尾,铁画银钩。从专业技术到行政案牍,这大半辈子,他兢兢业业,用杜少府的一句诗改来形容最是应景:上马行遍黄土,下马可草文书。

作为第一代地勘人,他始终秉持着“三光荣”“四特别”精神,奉献了自己所有的青春,无怨无悔。晚年若有所念,或许便是想再看一看锦州的月亮,是不是比眼前这一轮要圆上许多?

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父亲的名字原本不叫王锦,是当年离开锦州时,为纪念家乡,才改名为“锦”。他性格豪放,平生的三大爱好是喝酒、打篮球、弹吉他,可谓“今朝有酒今朝醉,且尽樽前有限杯”。这样的人,似乎注定是要走四方的。

1988年,他考入佛山煤田地质学院,进修测井专业,毕业后回到一三九队,正式开启了第二代地勘人的奋斗历程。从2004年的陕北河兴梁项目开始,到2007年调入地质勘查研究院,他先后参与了白水、山阳煤矿、西卓子等大中型煤田勘探项目,一直鏖战于工程一线。

2015年,父亲又远赴西藏测井,五天四夜的车程,从艳阳高照、一马平川的关中,到崎岖坎坷、风急雪飘的高原,全程3000多公里,目的地是山南地区的错那县。虽然高原反应极强,但他们在抵达后还是马不停蹄直接开始了地热测井,第二天如期完成了任务。

之后父亲便一直在西藏与陕西之间来回奔波,又先后去了阿里地区、日喀则地区……

从投身地勘行业开始,父亲就长年穿行于天南海北、荒原山野中。陪伴他最久的就是那辆黄白相间的数字测井车,无论晨昏昼夜、晴风雾雨,都相依相守,时至今日,已有近十个年头。17万公里,寸寸是别离,而对于父亲这样潇洒不羁的人来说,这漫长的旅途也未尝不是一段值得珍藏与回味的人生经历,未尝不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辛苦最怜天上月。眼下父亲又去了陕北何家塔煤矿进行补勘,别离之际,我谨以此词,表达思念。

清平乐·适逢父亲出差

天教疏狂,意气付酒觞。醉扫弦歌琥珀光,饮罢又别故乡。

临行花重水暖,梦觉云垂雪川。平生经年辗转,眼前万里江山。

地勘三代,初心鉴日月

世事瞬息万变,地勘事业几经起伏,原陕西省一三九煤田地质勘探队而今已更名为陕西省一三九煤田地质水文地质有限公司。如今,伴随着春风朝霞,我也来到了这里。

作为第三代地勘人,我愿像祖父和父亲一样,将自己的青春与热情奉献给这个伟大的行业,奉献给这个不屈不挠的团队,怀一颗炽热初心,尽个人全力,与前辈一起,见证新一轮的辉煌,见证地质梦更高更远地腾飞!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无悔的青春
分享到

© 2018 中煤地质报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