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igital.zmdxw.com/Img/2021/10/202110102aabd073c8534562bcf9f93c564a026b.jpg
奔赴木里织绿毯 鏖战雪域谱新篇 中煤地质报第2615期
http://mobile.zmdxw.com/content/2021-10/11/008264.html

奔赴木里织绿毯 鏖战雪域谱新篇

——中煤长江生态环境公司参战青海木里生态环境治理项目纪实

2021-10-10 作者 欧阳秋山 程 保

7月,站在海拔4000多米的聚乎更3、4号井周边的高地上,一眼望去,两湖澄碧,青毯千顷。去年还满目疮痍的盗采矿坑,如今已披上绿装、生机盎然。

祁连山南麓青海境内木里矿区位于黄河重要支流大通河源头,由于非法开采,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生态建设先行军,高质量完成木里矿区生态整治项目任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和对祁连山生态保护、木里矿区生态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责无旁贷。

面对时间紧迫、任务艰巨、环境恶劣等诸多不利因素,中煤地质人精诚团结、精心施工,发挥“兵团式”协同作战优势,按时保质圆满完成了设计任务。

中煤长江环境人积极响应总局号召,第一时间抽调14名生态环境板块的精兵强将组成管理团队,积极参战。经过中煤长江环境人巧夺天工的修复,如今,起伏的工作面像一条绿色的毯子,与周围山丘融为一体。

精感石没羽 岂云惮险艰

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这里碧空如洗、白雪皑皑、 湖泊众多,在游客眼里是个神秘的地方。但在这里工作,中煤长江环境人面临着高寒缺氧、永久冻土、强紫外线的挑战。在高寒、高海拔地区开展矿山治理探索性工程,在国内外亦无先例。

“漫天大雪,冷得哈口气都结成冰。我们跟着卡车一路开向木里,不远处飘扬的党旗猎猎作响,开过一个特别高的垭口,终于到达木里第二项目部。”参与过多个大型生态修复项目的常猛来到这片陌生的土地,面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心中既紧张又激动。

“在生命的禁区,我们要与天斗、与地斗,做雪山上的雄鹰。”这是中煤长江环境人的雄心。

踏平千里雪,融化万年冰。项目第二阶段时间紧、任务重,治理面积大、施工条件差,且种草黄金窗口期短,自然恢复慢,没有成熟经验和技术可借鉴,极具挑战性。

在-30℃的冰天雪地完成外业测量任务,并开展覆土种草复绿施工,难度可想而知。作为施工管理部测量人员,赵宁在结束第一年的任务后,去医院检查身体时,医生发现他血管年龄和实际年龄严重不符,告诫他注意身体。第二年年初,他仍然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用脚步继续丈量项目的每一寸土地。

“时间非常紧,同事们不仅要彻夜研究讨论施工方案,还要轮流守护室内外试验田,只为得到最好的复绿效果。施工时发现问题要立刻调整,及时与设计方沟通优化方案。”赵宁说道。

汽车在天木公路上缓缓前行,车窗外白雪茫茫。作为4号井坑长的卢荣坤,每次想到4号井的施工,都激动不已。无数个寒冷的夜晚,他都在这里巡逻检查。超负荷的工作,他一次次咬牙完成……

“这里曾经有百台挖掘机、推土机,近千辆运输车往来穿梭。为了高效运转,同事们夜以继日地调整路线,指挥交通,加班加点连轴转。覆土复绿阶段需要人工大量种草,氧气稀薄的情况下还要进行高强度体力劳动,这样大家就更吃不消了。巡查的时候,必须带着面包和简易氧气罐等应急设备。”卢荣坤说道。

一夜暴雪,惟余莽莽。“6月,木里突降暴雪,温度再次降到0℃以下。地表温度骤降,给草籽生长带来了新挑战。”设计科研组夏伦娣皱了皱眉。

艰险难夺志 天工巧开物

作为整个木里项目的施工难点,聚乎更3、4号井的圆满完成举足轻重。

中煤长江环境人结合采坑、渣山整形情况,以及坡度、坡位等立地条件,因地制宜编制覆土复绿工程作业设计,做到精细设计、精益管理、精准施工、精心管护,努力提高生态修复的针对性、精准性和有效性。

为保障种草复绿效果,项目部制定了统一技术规范的种草复绿“七步法”,确保复绿效果规范可靠。

做好土壤改良,羊板粪和有机肥科学配比是这项技术的最大难点。量多会烧苗,量少则无法提供适宜的生存条件。项目部根据前期室内种植试验结果,通过论证分析,为木里矿区开展种草复绿提供了技术支撑。

“你现在看到的这一个个标牌,上面都有党员的名字,后面就是党员责任田。有了责任田,大家的责任更加明确,干劲儿也更足了,党员们奋勇争先,开展‘比赛’,看谁的责任田里草多苗旺。”临时党支部书记、党员突击队队长和总局木里矿区综合整治第二项目部副指挥毕洪波自豪地说。

后勤不后,勤为人先。“许多同事都是第一次来高原,没有经验,因此我们统计好同事们需要的物资,从150公里外的县城运过来,保障施工现场及办公的需要。为解决职工用餐的问题,我们连夜去西宁购买设备,升级为自助餐形式,保证现场管理人员即便有事晚归,也能吃上热乎饭。”看到大伙儿吃上热乎饭,后勤保障组组长梁宁感到很欣慰。

初心坚如磐 使命扛在肩

祁连南麓秀,积雪浮云端。

在木里项目施工现场,党员突击队的旗帜迎风飘扬。

在项目赶工期、抢进度、抓质量的关键时刻,由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的党员突击队充分发挥了尖刀作用。队员们立下“决心书”“军令状”,表示将尽全力保质保量完成木里生态修复任务。

“每一刻都在想工地上的事情,时间太紧了,容不得有一丝懈怠。”毕洪波在奋战雪域高原的200多天里,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不超过6个小时。在党员突击队的带动下,项目部全体人员肩上的担子更重了,眼里的活儿更多了,心中的责任也更大了。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他们勇往直前,全力向目标冲刺,确保各项工作圆满完成。

“现在,这面旗帜已经飘扬在项目部所有人的心里……”年轻党员欧阳秋山如是说。

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凭借着雄厚的技术实力和能打胜仗的过硬人才队伍,经过200多天的艰苦奋斗,“两年见绿出形象”的初步目标提前一年完成,为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第三阶段——管护提升和监测评估阶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20年10月以来,青海省委书记王建军,青海省政府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多次到木里生态治理项目调研工作,纷纷为总局在木里矿区生态修复中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点赞,总局的工作成果受到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相信明年经过雨水的浸润,小草、繁花都将走入这幅美丽的木里画卷。我们只有一个心愿,要做那织绿毯的人。”毕洪波说。

上一条:二勘局集团公司党委举办党建文化论坛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 2018 中煤地质报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