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igital.zmdxw.com/Img/2022/1/pc202201074eac7a8683d14004af7276593cedf796.jpg
屋檐水点点滴 中煤地质报第2640期
http://mobile.zmdxw.com/content/2022-01/10/008869.html

屋檐水点点滴

2022-1-7 作者 王 浩 (贵州局一五九队)

人生在天干地支有序排列中循序渐进,即将步入花甲之年的我,不知为什么,最近有空总想往老家跑,想听父亲讲老古礼,特别是关于祖上的故事,我想可能是“要得好,问三老”“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思想在影响我。

不管日子过好过歹,儿孙是否孝顺,在我们老家,上了年纪的人总有一句口头禅——“屋檐水点点滴”。这句话的意思是屋檐滴水不会滴到别处去,它只能每一点、每一滴都滴到长期形成的旧窝里。这是在规劝人要多行孝道,我们今天怎样对待自己的父母,子女将来就会怎样对待我们。

86岁的父亲曾对我讲,我家的老宅差不多有160年的历史了。老宅分为三间正房,高一丈六八,五柱落脚,四间厢房两两对称,从高处往下看像一个没有封口的“回”字。

我家正房的大门上,有一块“五世同堂”的镀金匾。父亲的曾祖父103岁时,有一个玄孙出世,为此,当时的县衙送来了这块匾,以表示对百岁老人的敬重和对子孙兴旺的褒奖。路过这里的人,都说这里是水火方圆、人丁兴旺的风水宝地。是的,百年老宅像一把“太师椅”,稳稳当当、不偏不倚地坐落在后山有靠、两山合抱、中间起“包”的山坳的中轴线上。儿多分家,树大分杈,从我家老宅分家出去近百户人家,繁衍的子孙现已有八代近千人。

我家祖辈一直信奉“富不读书富不长久,穷不读书穷根难除”。他们含辛茹苦、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上学读书,从这所老宅走出去的子孙中不乏博士、硕士、海外留学生。在勤劳致富的好政策下,老家的族人起早贪黑、脚勤手快,不惧风雨在地头摸爬滚打,涌现出不少万元户乃至百万富翁。加上近年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老家的小楼如雨后春笋。垃圾回收车辆进村入户,大小牲畜实行圈养,整个村容村貌亮丽整洁,基础设施虽不敢和城里的高楼大厦相媲美,但这些小楼的楼顶花园和健康小菜园一点也不比城里有钱人家的别墅逊色。

我们这族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家家都供奉有“天地君亲师”祖宗牌位的神龛。据父亲说,这是“敬老慈少,积善成德,神明自得”的传承。每年春节回老家,这里竹木成林,绿水环绕,在月光下漫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画面呈现在眼前,让人折服。

在老家,我还能品读到手写的春联,如“夜雨呼童耕田地,灯下教子读文章”“耕读传家家业盛,诗书教子子孙贤”“为人有德天长佑,行善无求福自来”“家居碧水青山畔,人在春风和气中”……能听到伯伯、叔叔、堂兄、堂弟亲切地叫我的乳名,这让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我总有叶落归根的冲动。

老宅传承到我们这一代已历经了太多风雨,椽子、桁条已经腐朽甚至有倒塌的迹象,被政府列为危房,面临搬迁。父亲整日长吁短叹,一会儿说那张又长又宽的供桌往哪里搬;一会儿说搬新家没有猪圈牛圈,剩饭剩菜白花花地倒了可惜;一会儿又说搬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连个讲话的人都没有,没有住在老宅里舒坦。好在政府安置房离我家老宅只有三四公里远,父亲万分不舍但又不得不搬迁。他隔三差五地回老宅搬一些陈旧的锅瓢碗盏、坛坛罐罐到新家来,弄得新家像个“古董”商店。

父亲已是耄耋之年,依然耳聪目明,虽然偏瘦,但身体健康。他有个非常好的习惯,一日三餐想吃什么就自己亲手做。有时我们想帮他做饭,都被他用各种理由拒绝了,说我们做的菜不是咸了就是淡了,不是太甜就是太辣。但开饭前为父亲准备好一碗素菜汤已成为我们兄弟姐妹的习惯。父亲特别讲究卫生和穿着,出门散步或走亲访友前总要照照镜子,唯恐第一颗扣子没有扣好,或者帽子戴歪了让人笑话。他还常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这些生活的细节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心坎上。

父亲于田间劳作大半辈子,勤劳朴实一生。他没有上过学,更不会写字,但在他祖父(民国教员)的影响下,记忆力出奇的好,如遇喜欢的《三字经》《道德经》里的某些段落,即使时隔多年,依然可以背诵。父亲珠心算能力特别强,算盘打得又快又准,这也成了他养家糊口的真本事。当我们兄弟几个陪父亲喝酒酒醉话遭殃时,父亲也会说上几句“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后来我们才慢慢懂得:“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智者语迟,愚者话多,人不贵在牙尖嘴利,而贵在耳聪目明。”

我时不时地会到生我养我的老宅去走走看看,看看我曾经读书用过的煤油灯、推豆腐磨包谷面的石磨和舂粑粑的礁……特别是我家大门前的那几级台阶,虽褪去了原有的繁华,布满青苔,可屋檐水点点滴的旧窝依然清晰可见。

站在百年老宅东倒西歪的屋檐下,我百感交集,水有源头树有根,万水千山不忘来路。我一定要把“屋檐水点点滴”的故事和勤耕苦读、勤俭持家、孝老爱亲的家风传承给我的晚辈,不论他们身居何处,从事何种职业。我自认为家风是无言的教育,也是无声的力量,好的家风像一粒种子,会种在子孙后代的一言一行之中。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落 叶
分享到

© 2018 中煤地质报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