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igital.zmdxw.com/Img/2022/5/pc2022050929af5c3d467747bcb8ca410d21207776.jpg
路遥笔下的煤矿生活 中煤地质报第2671期
http://mobile.zmdxw.com/content/2022-05/09/009707.html

路遥笔下的煤矿生活

2022-5-9 作者 马 萌 (陕煤地质一三一队)

路遥是一个典型的陕北汉子,他为了神圣的文学事业而英年早逝,鞠躬尽瘁。早在三十年前,大约是在这位著名作家去世前夕,我在古城西安上学时就读过他的文学巨著《平凡的世界》,在此之后,我无数次地研读这大部头三卷本的精神食粮,它带给我的是心灵上的震撼。也许是在煤炭行业从业多年的缘故吧,我对路遥笔下描述的煤矿生活更感兴趣。

他在《平凡的世界》第三部中用了大量的笔墨描述农村娃孙少平到铜城矿区大牙湾煤矿参加工作后的人生历程,触及了形形色色的煤矿人。作者写道:“少平每当抬头望见巨塔般雄伟的选煤楼和小山一般的煤堆,或耳听火车和煤溜子隆隆不息的喧吼声,他便会忘记焦虚和痛苦,周身的血液由不得沸扬激荡起来。有时候,在黑暗的井下,他和同伴们在死亡的威胁中完成了一天的任务,然后拖着疲惫的双腿摇摇晃晃走出巷道,升上阳光灿烂的地面,他竟忍不住双眼泪水蒙蒙。”这就是作者熟悉的煤矿生活,他为了文学创作曾经在铜川矿区陈家山煤矿体验生活,与黑乎乎、脏兮兮的矿工们同吃、同睡、同劳动,亲身体验到了矿工生活的酸甜苦辣,使曾经在矿区生活过的人们读起来倍感亲切,心里热乎乎的。笔者是个煤炭地质勘探队员,对那“巨塔般雄伟的选煤楼”和那“小山一般的煤堆”,以及“煤溜子隆隆不息的喧吼声”,这一切都再熟悉不过了。写到这里,作者便发出了由衷的感慨,“是啊,他们有理由为自己的劳动自豪。尽管外面的世界很少有人想到他们的存在,但他们给这世界带来的是力量和光明。生活中真正的勇士向来默默无闻,喧哗不止的永远是自视高贵的一群。只不过,这些满脸黑汗的人,从来不这样想自己,也不这样想别人。劳动对他们来说是一件惯常的事:他们不挖煤叫谁挖呢?而这个世界又离不开这些黑东西……”是的,我们这个世界里平凡的矿工们以默默无闻的劳动,牺牲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他们从事的是平凡的劳动,但他们的劳动所创造的社会财富却是不平凡的。

作品中还谈到矿区的一些鸡零狗碎的日常琐事,“拼命挣扎八九个小时上了地面,有家室的工人马马虎虎洗个澡,连那可爱的太阳都不愿多瞧几眼,就纷纷走向各个黑户区,钻进了那些低矮的窝棚土窑中——那里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太阳。他们会安然坐在自己的小饭桌前,抚摸着孩子,大口大口地喝酒吃菜,那些腰里束着围裙的婆姨们,就像和丈夫久别重逢似的亲热,殷勤地侍候他们吃好、喝好、休息好;然后暖好被窝,周到地给他们体贴和关怀。作为一个没有户口、没有工作的煤矿工人的妻子,这就是她们的天职。”一个朋友曾经跟我谈论说,煤矿采掘只有从农村来的农民工才肯干,他们是为了养家糊口多挣几个钱,拿自己的生命作筹码,矿上的正式职工是不愿意干煤炭采掘这个职业的。

作者说,在煤矿这个大世界里,什么人也有,什么事也出。在某些方面,它像军队一样严格,在另外一些方面,它又散乱得无边无沿。有人勇敢地流血牺牲,有人却在偷鸡摸狗;有人栽花种草,有人却看哪里干净便故意把哪里弄脏……这是一个奇特的生存部落。先进与落后,文明与野蛮,高尚与粗俗,新的与旧的,全都混杂并存,交织在一起。对于大部分矿工来说,劳动,赚钱,睡觉,把自己的小窝尽量弄合适一些,有精力的话,再去看一场电影,这就够满足了。作者在作品里说,孙少平对于这种生活并不满足,慢慢开始为自己找点事干,以弥补精神上的空虚。于是,他首先想到的是学习,准备报考煤炭技术学校,他满怀着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激情,四处奔波,终于找全了过去高中时的数理化课本和一些参考书。作者在作品里说,“尽管这是复习过去的功课,但和从头学没有什么区别。我们知道,他们上学的时候,基本上没有学什么文化,大部分时间都搞了‘革命’”。对于“文革”后期和改革开放前期的历史,我还有些记忆,那时,流行的一句话是“把‘四人帮’耽误了的时间夺回来”,各行各业办起了夜大、职大,课堂里的学员常常是爆满的,大家的学习劲头很高,可以说是夜以继日、孜孜不倦。作品里记述道,“少平升井后,尽量抓紧时间演习功课。这是一件相当沉重吃力的事,甚至比挖煤都要艰难。不过,这种艰难带给人的是心灵的充实。人处在一种默默奋斗的状态,精神就从琐碎生活中得到升华。”

一个普普通通的煤矿工人王世才在一次事故中去世了。作者的笔下是这样描述煤矿上的“死人”的:对于煤矿来说,死人是常有的事。这不会引起过分的震动,更不会使生产和生活的节奏有半点停顿。当医院后边的山坡上又堆起一座新坟的时候,大牙湾的一切依然在轰隆隆地进行。煤溜子滚滚不息地转动,运煤车喧吼着驶向远方;夜晚,一片片灯火照样灿若星海……王世才和这个世界永别了。不久,青草就会埋住他的坟头,这个普通人的名字也会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那些惨痛的教训,是用一个个鲜活的矿工生命换来的,令人铭记在心,难以忘怀。在山西王家岭透水事故后,为了153个矿工兄弟的生命,全国各地都伸出了援助的双手,整个救援行动进行了八天八夜。后来,王家岭矿难救援被搬上银幕,片名为《八天八夜》。它以文艺作品的形式教育人们重视安全生产,那声声撕裂人心的亲人呼唤,惊天动地,痛彻心扉。为了153个矿工兄弟,奔赴,以生命的名义奔赴现场;争夺,以生命的名义争夺时间。

路遥离开我们三十年了,但他的《平凡的世界》依然闪烁着光芒,照耀着陕西以至全国文坛,激励着后来者前进、拼搏。他笔下的煤矿生活依然在我眼前不时浮现,我依然会被那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所感动,工作面隆隆的炮声,溜子皮带的运转声,工人师傅们嘹亮的号子声……不时在我的耳畔回荡。我想,这可能就是文学名著强大的感染力吧!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花坡香十里
分享到

© 2018 中煤地质报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