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出色的成绩,成为大家心中的实干榜样;他没有豪言壮语,却以尽职尽责、廉洁奉公的品格,赢得了广泛赞誉;他数年如一日,致力于科技创新和生态环境研究,为企业科技创新和社会效益“双赢”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就是第二十四届“邯郸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水文地质局勘查院总工程师李鹏。
2014年,从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研究生毕业的李鹏,怀着对地质工作的热爱投身地质行业,来到水文局勘查院。他凭着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脚踏实地的作风,从普通地质技术员逐步成长为单位技术领域的掌舵者。工作8年来,他先后转战张家口、晋城、大同、铜仁等地,以过硬的技术承担多项新型地质类项目,并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带出一批青年技术骨干,为勘查院“三大平台”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刻苦钻研,打铁必须自身硬
李鹏从技术员到部门主管、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在每个岗位都以极大的热情和钻劲学习专业知识。地质科研工作繁重,从煤矿水害的预警与防治到矿产资源开采的可行性研究,从废弃矿山生态治理到水环境与大气污染的综合整治,他始终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和攻坚克难的勇气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以天为被,以地为席”,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是家常便饭,作为科研工作者,李鹏始终相信,祖国的山川河域才是最好的实验室。为了编写山西省内多个煤矿的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他带领技术人员顶风冒雨,细致踏勘,白天在矿区进行数据收集,晚上加班加点分析整理,形成可行性技术方案,辛勤付出换来的是多个高质量报告的如期完成,评估成果对完善矿区作业环境和灾害预防体系有重要意义。
多年来,工作几乎填满了他的生活。婚假没有结束,他便背上背包下井;爱人临产,他还在山上划界勾图;老人病危,他还在参加项目的评审。他刻苦钻研、无私奉献,始终以正能量感染着勘查院的每一个青年。
创新突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全国地勘市场一直面临着持续下行压力。勘查院作为水文局的技术优势单位,也面临着财政项目流失、传统地勘项目低迷的态势。李鹏深刻认识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带领勘查院技术人员秉承“创新驱动”理念,充分发挥自身技术创新能力,在“地质+”领域深耕细作,承揽了多项高附加值项目,项目金额逾3000万元。
创新的突破与自身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攻关基于大数据的煤矿水害远程实时监测预警技术装备研发与集成应用项目时,李鹏和团队经常几个月吃住在矿区,一天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泡在井下,对影响煤矿安全的未知采空区、岩层水、溶洞、导水构造等地质条件,反复勘查、研讨、测算。业主已经高度认可,他仍精益求精,不断完善技术方案,提出新的想法思路。他常说,“我们从事的工作关乎煤矿工人生命安全,我们在井下吃点苦,也许换来的是一个煤矿数十年运营的安全和几百个家庭的幸福团聚。”最终,这套多参数监测预警系统得以高精度、自动化、网络化可靠运行,实现了对水害的实时监控和分析,此项科研成果获得了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科学技术二等奖和河北省煤炭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新型项目具有多学科交叉、综合性和研究性强,以及工作手段多样、技术要求复杂的基本特点,不仅拓宽了勘查院产业布局,促进了产业升级,而且该院技术人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锻炼了专业素养,该院逐渐在项目中培养了一支精干人才队伍。
言传身教,不拘一格育人才
成为勘查院总工程师后,李鹏的工作重心开始由“干”向“管”转变,除主持单位的技术管理和科研创新工作外,他十分注重科研及管理人才的培养。作为科技人才,他深知一个好的平台对年轻的科研人员来说意味着什么。90后学习能力强,接受新事物快,但也容易犯错,他感到,必须承担起传帮带的责任。每当一个项目开始启动,他总是先筛选出关键技术控制点,监督协助技术人员与各方的沟通。每到一处施工现场,他总习惯把现场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组织起来,逐个讲解每道工序、每个细节,再三强调重点环节。对于年轻技术人员的提问,他总是认真解答,直到对方完全弄懂搞明白为止。通过面对面交流,年轻职工对干好项目信心十足。离开项目期间,他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进行预判,并留下“锦囊妙计”供项目部参考借鉴。近两年,得益于李鹏的传帮带,技术和管理人员逐渐成长为项目经理、部门主管和“技术大拿”。
李鹏将企业的命运与自己的追求紧紧相连,脚踏实地、行稳致远,在青春的赛道上努力奔跑,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在奋斗之路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