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igital.zmdxw.com/Img/2022/9/pc20220929446c6c2717f7437a8e418e720dc638ea.jpg
把理想镶嵌在钻塔上 中煤地质报第2712期
http://mobile.zmdxw.com/content/2022-09/29/010740.html

把理想镶嵌在钻塔上

——记山东局一队戚钢

2022-9-29 作者 甘 芬

“我叫戚钢,来自山东省煤田地质局一队应急抢险救援中心。”每当自我介绍时,戚钢总是这样爽朗的一句话。这个90后江西小伙儿,一刻不停地在野外工地忙碌着,把地质理想镶嵌在钻塔之上。

扎根钻机一线,从想法动摇到信念坚定

2016年,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毕业的戚钢来到山东局一队从事地质勘探工作。他还记得第一次在钻机上工作时的兴奋和激动,但两个黑白班交替下来,他就累得浑身酸痛,工服、工鞋、手套到处沾满泥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让他很是沮丧。

“堂堂大学生去干钻机,太屈才了;来我们这里吧,我给你个位置……”就在他彷徨迷茫的时候,外界的嘈杂让他动了离开的念头。

师傅仿佛看出了戚钢的心思,拍拍他的肩膀说:“你背后有我,有整个井队,我们都会帮助你。”那时他便暗暗发誓,一定要做学以致用的“老黄牛”。他从小班工人做起,勤学勤问、反复锻炼,学会了钻机六个岗位的操作要领。起初他对测斜技术还很生疏,为把握学习锻炼机会,他告诉每个班的班长,每班测斜时一定要通知他,即使是深更半夜,他也立刻起来到钻机上学习,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对钻井测斜的施工工艺烂熟于心。

2018年,第一次担任技术负责人的戚钢接手了一个煤矿大口径直排孔项目。后期下套管时,项目人员对浮力阀安装位置的问题产生了分歧,他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只用5天就把套管安全下放到位,圆满完成了施工任务,打了一场“翻身仗”。

抢险应急救援,从技术责任到生命担当

2021年年初,一个矿井发生爆炸事故,22人被困井下600多米处。接到应急管理部门的救援指令,戚钢作为救援钻探技术员,跟随救援队伍第一时间奔赴现场。

到达现场之后,戚钢立即投入工作,但现场情况之复杂令他始料未及:事故矿山的地层为火成岩,岩石硬度达12级。钻孔有两层破碎岩层,并有涌水现象,钻孔偏斜率几乎100%。偏偏“天公不作美”,大雪纷飞后气温骤降,为了争抢时间,戚钢冒着从钻机上方钻杆倾注而下的泥水坚持作业,凭借以往救援经验,决定采用空气潜孔锤钻进工艺及定向纠斜工艺。不巧的是,钻孔在开孔17米就开始涌水,大量涌水造成空气潜孔锤钻进岩屑举升困难,极易造成卡钻事故。针对这种情况,戚钢果断改变施工工艺,改用空气泡沫钻进,适时加入泡沫剂,根据出水量调整泡沫剂使用量及钻探参数。因其它钻孔都出现井斜超标造成脱靶,该钻孔为防止偏斜,经三次单点测斜、三次陀螺测斜,顺利完成了井深554米的钻孔工作,并留有18米未贯通,作为救生备用孔提供救援帮助。经陀螺仪测孔,该钻孔准确无误地达到了原定靶点正上方,成为现场唯一垂直到达靶位的钻孔,圆满完成了此次应急抢险救援任务。

攻坚钻探工艺,从钻探新人到技术尖兵

戚钢平时不善言辞,甚至有点木讷,但只要谈起技术问题,他便滔滔不绝。工作中,他坚持工作需要什么就解决什么,工艺需要什么就研究什么,创效需要什么就发明什么,紧盯钻井提质增效瓶颈难题,在钻头改型、钻井液优化、设备改良等方面取得突破进展。

2021年,一队在济宁一个采煤沉陷区采空区治理项目中首次采用分支井定向钻探技术,其间遇到了卡钻、埋钻、侧钻、漏失,几乎涵盖了戚钢此前在项目施工中遇到的所有问题。为了拿下这块“硬骨头”,侧钻定向施工阶段,他24小时坚守阵地,指导钻机施工,每10分钟就拿着岩屑盆从钻机底座的狭小空间弓着腰钻入孔口,收集从孔内推送出来的岩屑,细致观察岩屑与水泥占比。就这样,一个分支、两个分支……直到七个分支钻孔全部完成,侧钻成功率100%,所有钻孔精确中靶。

爬高塔、调泥浆、打钻孔……一转眼,这个90后小伙子已经工作6年了。今后,他将继续以严谨、务实、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用野外的忙碌背影书写自己的地质人生。

上一条:二勘局集团印务公司绿色发展育新机
下一条:项目大看台
分享到

© 2018 中煤地质报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