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这个词语,对于多灾多难而又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而言,不仅不陌生,甚至可以说早已融入我们的精神血脉。拆解“韧”字,左边代表去毛熟制的皮革,右边是刀刃的刃字,合起来便是柔软结实的熟皮子,受到外力冲击后扛造耐磨,不易折断,呈现出一种顽强的生命力。在经历百年变局的严峻挑战和世纪疫情的巨大冲击之后,提升韧性、应对危机引发各界广泛深思。
其实韧性概念引入管理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82年,它之所以在最近成为流行术语,原因在于当前经济发展“灾难与危机”并行的客观环境对组织韧性的需求格外突出。2021年,国际权威研究机构高德纳发布预测:2025年前全球70%的CEO将建立“韧性文化”,以应对外界不确定的威胁;80%的企业家认为:有韧性的组织才能基业长青、蓬勃发展;90%的全球商业领袖认为:组织韧性将是未来商业中的首要思考内容。
近年来,面对政府投资缩减、商业投资热情冷却、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转型升级任务艰巨的发展形势,地勘单位在一波又一波的寒流冲击之下,深感发展不易、生存艰难。如何活下去、活得久、活得好考验着各级组织。韧性,不仅是持续生存的必备素质,更是各级组织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的一把闯关夺隘的利刃。
组织韧性的养成是一项系统工程,绝非朝夕之间便可速成,但只要方向正确、步履一致地培养,总会持续向好。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班子可靠,强化坚定的战略引领。在遭遇危机时,班子作为组织的“主心骨”,能否保持战略定力,增强斗争本领至关重要。脆弱的班子带不出有韧性的队伍,企业的发展信心来自班子传递出的正向引导和正面激励。能否提供“确定感”缓解团队压力,扛得住外界打击,展现出顽强拼搏的生命力,关键在于班子的意志力足够强。班子的定力源于领导者清晰地了解掌握企业所有资源和优势,坚持自己的核心业务,把它做到极致,对未来之路有理性清醒的判断,并且能够为实现战略不断钻研、不懈深耕,以极强的学习力提升专业化水平。反之,如果班子都对企业的战略是模糊的,没有明确的方向和共识,那么组织其他人员也只会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失去坚韧之心、共生之心、协同之心、打胜仗之心。
团队可塑,具备灵活的应变能力。瞬息万变的形势下,团队成员常常会有一种经验和惯性“失灵”的无力感,老地图再也找不到新大陆。当前市场经营环境已进入技术迭代、理念更新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客观上也加速了人才的淘汰和知识的更新。唯有紧跟市场需求,增强进取意识,终身学习攀登,肯下硬功夫,练就真本领,与时俱进适应环境变化,才能跟得上时代的节拍。团队成员还需保持静气和大局观,不因外部环境的一点风吹草动就惶惶不可终日,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惶恐、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上。企业要达成文化共识,培育韧性文化,因为适度的抗压能力、积极的心理建设是生存的必备素质。对于地勘单位而言,当前缺乏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匹配的人才战略也需引起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危机可控,养成敏感的风险意识。危机是对组织韧性最好的考验,克服了危即是机,失去了机即是危。越是在外部环境脆弱时,越需要企业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对决策的每一个环节都应保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谨慎。重大项目履约能力、现金流安全、依法合规经营意识等任何一环出了问题,都可能成为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保持对危机的感知力、判断力、应变力,做到对未知风险超前预判,使潜在风险得到有效化解、日常风险被实时处置、重大风险可管可控,企业才能处危不乱,转危为机。
能力可靠,锻造过硬的竞争实力。业务能力、服务水平是企业保持基业长青最关键的支撑,没有过硬的能力可以仰仗,就算战略清晰、团队积极,企业也走不了远路。能应对生存危机,具备经得起市场检验的能力才能让发展之路越走越宽。企业一定要在能力提升上下功夫,用工匠之心精益求精,狠抓过程管控,让每个项目都品质卓越、质量可靠,成为品牌形象的代表。更要善于借助科技和外力,打通技术、资源壁垒,补足能力空缺。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既然危机不可避免,那么企业就要学会在危机中迎难而上,从多个维度提升组织韧性,将坚韧植入企业的DNA,一路披荆斩棘,穿越丛林,才能获得更加光辉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