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煤田物探测绘有限公司物探研究院,前身为陕西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地震队解释组,是一支集物探、地质、灾害处理及科研开发为一体的综合地质勘查专业队伍。几十年来,物探研究院以服务国家煤田地质建设为己任,胸怀“地质报国”的坚定意志,为国家煤炭资源勘查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建立了卓越的功勋。
深耕煤田 建功立业
物探研究院在物测公司的带领下,以技术和服务持续深耕煤田,相继完成了煤炭、煤层气、地热、石油、页岩气、水文地质、地质勘查等专业领域工程500余项,累计提交煤田物探专业报告500多件,获省部级优质报告和科技进步奖52项,这些成果和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沙漠、戈壁、黄土塬、复杂山区的煤田勘探,为陕西、内蒙古等一大批大型、特大型煤田的发现、开发及煤矿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物探研究院在1986年成功获得首条试验段地震剖面,随后拉开了沙漠地震攻关大幕,陆续突破沙漠地区地震数据采集和资料处理等技术难题,开发了陕北沙漠地区高精度静校正软件,奠定了物测公司在我国西北地区地震勘探领域的地位。随后开启了地震、地质相结合的综合勘探先河,被原中国煤田地质总局确定为当时全国四个特色地震队之一——沙漠地震队。
开拓进取 纵深服务
21世纪初,物探研究院立足西部地区,向西北厚黄土塬区地震勘探“禁区”发起挑战,通过一次次试验、一道道分析,提出了黄土塬区地震组合激发和接收的采集方法,成功攻克黄土塬区地震勘探难题,顺利完成了原煤炭工业部《黄土塬煤炭地震勘探技术方法研究》科研项目,获得了煤炭系统第一条可用于地质解释的巨厚黄土塬地震时间剖面,打破了陕西渭北黑腰带煤田地震勘探僵局,此后陆续完成了黄陇侏罗纪煤田、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等数百项地震勘探工程,为陕西煤炭资源开发又立新功,也打开了西部复杂地质条件区地震勘探的大门,物探研究院从此走向了晋、陕、蒙、宁、新、贵等中西部省份,开启了全面服务于国家煤炭资源勘探的新时代。
2008年以后,物探院紧跟国家政策,将勘探主阵地由资源勘探转向矿井地质服务,以精细勘查和矿井致灾因素勘查为主导方向,先后引进国际先进设备和技术,积极联合科研院所进行科研攻关,在煤层瓦斯预测、小构造精细解释、地层赋水性预测及地层岩性解释研究方面取得技术突破,形成了厚黄土、沙漠、戈壁等西部复杂地质条件下高分辨率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体系,为服务煤矿生产建设和预防重特大地质灾害事故的发生提供了有力保障,为推进煤炭工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同时远赴柬埔寨,克服高温烟瘴、埃博拉病毒感染等重重困难,积极开展地震勘查技术服务,为“一带一路”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科技创新 转型升级
进入新时期,物探研究院紧跟国家发展战略规划,聚焦新能源开发和服务,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依托公司承建的自然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煤炭精细勘查技术研究中心,积极围绕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煤炭绿色勘查开发、智慧矿井建设、煤矿地质灾害精准预测技术等方面攻关推进,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物探研究院积极推行绿色勘查行动,积极探索地热能、页岩气等绿色能源的勘查技术及发展思路,先后形成煤层开采覆岩裂隙带探测、采空区微动探测、煤层溶洞探测等系列先进技术,完成陕南页岩气勘探、眉县地热能勘探等多项新能源探测工程,为国家清洁能源勘查开发提供地质依据,也为物测公司多元产业推动发展、实现转型升级增添了新动能。同时,物探研究院积极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可控冲击波震源研制”项目,致力于寻求地勘行业火工品震源补充手段,真正实现清洁绿色勘查。
多年来,物探研究院共完成各类科研项目60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拥有各类专利和著作权近20项,并参与起草了地质矿产行业《煤田地震勘探规范》标准。物探研究院职工荣获“全国最美地质工作者”“陕西省劳动模范”“陕西省煤炭系统经济技术创新标兵”“陕西省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优秀科技工作者”“陕西省五一巾帼标兵”等称号,并获得“三秦学者”创新团队技术骨干、“陕西省煤炭工业优秀工作者”等多项荣誉,多人被省部委、煤炭系统和上级单位评为专业技术能手、三八红旗手、优秀共产党员等。2023年4月,物探研究院获得“全国煤炭工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行而不辍,未来可期。60多年来,物探研究院走出了一条开疆拓土、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未来将继续在“三光荣”“四特别”地勘精神的指引下,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地质报国初心,主动服务“双碳”战略,奋力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不断绘就地层深处的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