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每天自动采集地表位移、裂缝变形等数据1300余条次,监测数据24小时实时上传”,在海北藏族自治州地质灾害隐患点自动化监测项目中,总局青海公司水工环院在强化现有“人防”的同时,加强“技防”建设,运用新技术有效解决了地质灾害监测难、预警难的问题。
水工环院技术人员在认真梳理现有地质灾害点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地质灾害隐患点地质特征、隐患大小、危害等级等因素,选取海北州门源县、祁连县21处灾害隐患点,共安装GNSS监测仪、GNSS基准站、一体化裂缝计等71台(套)现代化普适型仪器设备,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专结合自动化监测预警。
据悉,该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平台内置监测预警模型,每天自动采集地表位移、裂缝变形等数据,并根据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对各隐患点变形趋势进行预判,实现自动分级预警。与人工监测相比,自动化监测采集数据更精准及时,可帮助技术人员深入分析、研究致灾原因和时空规律,特别是在强降雨等极端天气下,可提高监测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水工环院不断强化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卫星通信、云计算等新技术,自2021年以来先后开展了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囊谦县、称多县,海北州门源县、祁连县共9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自动化监测预警工作,相关项目均顺利通过青海省自然资源厅验收,推动海北州、玉树州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由原来的“群测群防”向“群专结合”转变,为建设全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平台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借鉴。
李文娟 赵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