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社会对生态环境、地质灾害、资源国情等信息需求的日益增加,地质科普工作逐渐走进了公众视野。围绕如何做好新时代地质科普工作、全方位传播好煤田地质声音,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系统认知地质科普。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地球科学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地质科普则在揭示人与自然、人与地球和谐发展的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地学知识的普及具有全民性和社会性。地质科普既是引领地质找矿突破、保障地质事业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提升社会公众科学素质的重要源泉。地质科普不仅限于对地球科学的深度追索,也包括对相关技术的研发、行业成果的应用、行业精神的传承等,集行业性、科学性、大众性于一体,是地质事业发展的延续与新生。
拓宽地质科普途径。信息时代,要多方构建传播平台、优化整合现有资源,以弘扬行业精神、普及地学知识为主要任务,加强地质科普宣传、科普产品制作等工作,推出一批具有地质特色的影像、刊物、展览等科普精品,进一步拓宽受众覆盖面,让知识创新与知识传播这两只翅膀同时强壮起来,提高地质科普工作的生命力、渗透力和影响力。例如:针对未成年人,可设计亲子项目,由成年人协助参与活动;针对成年受众,则通过科普讲座、学术报告、专题展览、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进行科普宣传。
激发地质科普活力。提高受众的兴趣,是科普教育的核心。大多数受众缺乏地质学常识,以往的课件内容比较单薄,很难吸引观众的兴趣,更谈不上取得好的科普宣传效果。笔者认为,可制作具有连贯性故事情节的科普内容,通过系列科普活动,拓宽地质科学宣传范围。要积极开展好大众性科普活动,在“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防震减灾日”“全国科普日”等有利时机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面向公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开展系列科普宣传活动。
培育地质科普人才。新时代,加强地质科普领域人才培养迫在眉睫。人才是科普工作的基石,也是地质科普工作的瓶颈。传统理念认为,一流人才钻科研,中游人才搞管理,末位人才做科普。长期以来这种人才观直接影响了地质科普工作的开展,培育一支高水平科普人才队伍是今后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地质科学普及是一项深入浅出的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唯有不断创新宣传形式、拓宽传播途径、加强队伍建设,方能使专业地质学走近普通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