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中旬,我们来到陕北神木的荒漠工地。
工作近二十年,见到荒漠已不是第一次。从事技术工作的十多年里,我经常到西部,在荒漠、戈壁、沙漠、高山、丘陵中穿行。
记忆的列车开回2016年7月前的大西北,那是我心中荒漠往事的起点。那一次,在去往新疆奇台的路上,地质工程车在没有路的荒漠里怒吼着前进,尖细低矮的芨芨草坚韧地趴在荒漠里,一眼看不到尽头。天和地交接之处,仿佛是云升起的地方,夏季高温仿佛已经把空气烫弯。
后来,去内蒙古的荒漠工地施工,四驱的地质工程车经常被派去救陷入沙堆里的两驱车。工区离驻地不远,我们习惯于步行出工,一脚下去,细沙淹没整个脚面。工区里有一些斑斑点点的硬地、一些灰色的杂草,似乎在告诉我们这里还不是完全的沙漠。
甘肃的荒漠又是另一番景色。金色的胡杨就生长在荒漠深处,地表不再是细沙,更多的是沙砾伴着沙棘。车辆不用担心陷进去,但在行驶过程中会不停地颠簸,使我们的胃里翻江倒海。忘不了我们在荒漠里背靠工程车,吃着用塑料袋带来的午饭的情景。大家都充满战天斗地的豪情,每天红彤彤的黄昏记录了我们曾经激情燃烧的荒漠岁月。
…………
神木的荒漠,边缘是起伏的小山包,满是绿色的灌木丛,不知名的野花盎然盛开。如果不是一脚下去偶尔塌陷的黄沙,我几乎忘了这里是荒漠。
我们到的时候风很大,工地上拿着仪器的同事从远处渐渐映入眼帘,蓝天白云仿佛一幅流动的风景油画,这是地质野外最美的风景。与不久前的山东济宁市南四湖项目和菏泽市万福项目相比,西北的太阳没那么火辣。在这里,人们不会像在内地一样站着不动都会不停流汗。但是,即使不口渴也得不停地喝水,因为西北的阳光中有强烈的紫外线,水分蒸发量很大。
在野外一线和大家交流,除了谈到如何干好工作外,大家提到最多的就是照顾不了家庭。有个同事的妻子怀孕了,不仅要忍受孕期的各种不适,而且每次只能独自一人去产检;有个同事直到妻子快要临产,才从野外赶回家;有些双职工同事,只要加班或者出差,孩子就没人照看,幼小的孩子晚上只能自己一个人在家;有的同事父母生病住院,他们也没有太多时间赶回老家陪护。
这个有记录以来最炎热的夏季,有很多女地质队员也顶着高温在野外工作。她们敬业奉献、尽职尽责,每天早出晚归完成工作任务。选择了地质行业,尽管面对的是寒来暑往的工作环境,周末和节假日常常加班的状态,但是到了野外一线,每当听到天气预报有大雨,大家最担心的还是影响第二天的施工。
地质队员们,是孩子的父亲、母亲,父母的儿子、女儿,爱人的丈夫、妻子,是我们的同事、同行和身边的榜样。他们满怀着对工作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默默地前进在祖国大地之上,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奉献自己的光和热。他们就是我们地质行业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