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已经走过了70年的光辉历程。作为一名工作近30年的煤炭地质职工,我亲身感受到煤炭地质人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在总局建局70周年的美好时刻,重温参加霍林郭勒市水毁复建工程建设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心中充满了奋进的力量。
1998年,霍林郭勒市遭遇特大洪灾,道路、桥梁及城市供水系统遭到破坏,人民生活和城市运转难以为继。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决定投资开展霍林郭勒市水毁复建项目,包括6口供水井钻井及供水设备安装,50多公里的供水管网铺设,供水厂修建及市政道路桥梁建设,由行业内声望很高的总局水文局承建。我那时在水文局工作,有幸参加了该项目。
工程所在地霍林郭勒亦称霍林河,位于大兴安岭南麓,科尔沁草原腹地,是一座因煤而建、缘煤而兴的新兴工业城市。霍林河地区气候寒冷、常年多风,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凉爽,极端低温低至零下40摄氏度,工程施工条件差。因道路桥梁被洪水冲毁,钻机搬迁、材料运送、设备安装,每项工作都困难重重。项目的6口水井钻井地点均在郊外农牧区,条件艰苦。每当夜幕降临,严寒吞没了最后一丝温暖,寒风便开始袭击每个地质队员。在钻机上上夜班遭受寒冷自不必说,即使下班后钻进帐篷也是冻得伸不出手,大家将满是泥浆的外衣脱掉便和衣睡下。夜里,大风经常掀翻帐篷、刮走被褥衣服,早晨醒来,每个钻工脸上都是一层尘土。就是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煤炭地质人打出了一口口优质供水井,自治区水利技术人员看过抽水试验和水质化验报告后,不禁赞叹:人家国家队的名号不是凭空得到的,打出的供水井质量是真好!
供水厂建设及输水管道铺设是霍林郭勒市重点项目,其中输水管道过河段工程是最难啃的硬骨头。霍林河纵贯南北,水虽不深,但宽有二三百米,将市区与为城市供水的水井区分隔开来。要将井水输送到水厂,首先要穿过霍林河。过河段工程施工的最佳时间是春末夏初,那时丰水期没到、水温已回升,便于施工。然而,工程指挥部决定冬天进行施工——大家决心无论吃多少苦、受多少罪,也要尽快拿下过河段工程,早日帮助霍林郭勒市恢复正常生活秩序。
施工中,我们首先筑起拦水坝将半边河水拦住,然后挖沟抽水、铺设输水管道、焊接固定后回填。这半边施工完成后,挖开拦水坝让河水流过来,再挡住另一半河水,进行另外半边的施工。寒冷的冬季,在河里施工作业困难重重,风大、水冷、冻土就像拦路虎,阻碍着工程前进的脚步,职工们发扬“三光荣”“四特别”地勘精神,穿上皮衣雨鞋在冰冷的水中挖土堆坝挡水。在河中铺设主管道,全靠肩扛手抬,400多公斤的铸铁管,8个人抬起来就走。施工最紧张的时候,大家吃冰碴子饭、住简易窝棚,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没有一句怨言。就是凭着这种不怕困难、无所畏惧的冲天干劲,我们仅用两个多月就高质量地完成了设计100天的工程量。霍林郭勒市水毁复建工程总体被评为优质工程,每个分项目也都被评为优质项目。
辽阔美丽的科尔沁草原留下了煤炭地质人坚实的足迹,静静流淌的霍林河见证了煤炭地质人战天斗地的飒爽英姿。霍林郭勒人看着高耸的自来水厂,喝着甘甜的自来水,无不称赞中煤地质人的贡献。
70年砥砺奋进,70载风雨兼程,总局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勇担使命、玉汝于成。广大煤炭地质职工坚守地质报国初心使命,用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着力量。进入新时代,总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服务国家战略,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贡献着自身力量。未来,在总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煤炭化工地质人将继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创造光辉灿烂的业绩。
我骄傲,我是煤炭地质人。衷心祝愿总局的明天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