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土中生。土壤是最重要、最基础的自然资源之一。金秋九月,河北省煤田地质勘查院成功中标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外业采样调查项目。院党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院领导多次强调土壤普查必须下真功、下苦功、下实功,强化责任、精心组织、严格把控,以最饱满的工作状态,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做实,高质量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作为项目组成员,我很荣幸能够同全国所有采样工作者一起努力,摸清农用地土壤质量家底,为土壤普查工作贡献力量。
用心掌握技术要领,锻造高素质采样队伍
外业采样队的主要任务是现场调查和采样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严谨的技术体系是土壤“三普”质量的灵魂,工作专班的组建尤为关键。勘查院从总负责人到技术负责人、再到各个环节责任人,合理分工,明晰内外业责任要务,确保每个环节质量控制落实到位。坚持“持证上岗”原则,逢任必考,从技能、经验、专业等方面科学布局,确保责任人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
查明土壤类型及分布规律,查清土壤资源数量和质量,时间紧、任务重。当时正值秋忙时,既不能影响乡民秋收,又要保证采样工作规范准确,项目组对所有成员一视同仁,谁实施方案记得牢、工作标准掌握得精、工作完成得好,优中选优,委以重任,真正把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业绩突出的年轻同志选出来、提起来,让有为者有位。
用情联系乡民群众,夯实采样调研基石
土壤调查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我们在采样的同时,还要兼顾调研以往土壤播种施肥的情况,由此达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效果。面对各种复杂的环境和情况,要想把调查研究做深做实,需要下一番功夫。先进技术是工作快速开展的动力引擎,卫星地图能够帮助我们迅速找准点位,为辨识点位土地户主提供了便捷途径。
项目组成员走出办公室,用心用情、身入心至,与乡民们建立情感桥梁,让下基层这个“老大难”成为繁忙工作中最快乐的一件事。各部门的“娘子军”负责外联工作,她们工作的“主战场”有的在村委,有的在街头巷尾,有的在收割机旁,更多的是在玉米地里。深入田野乡间,她们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面对面“访”、心交心“聊”、实打实“问”。老乡们说,“现在浇地特别方便,管道都埋在地下面咯”“土再多拿些,用车拉”“今年收成好啊,湿棒子一亩地得有2000斤,我卖了几万块钱呢”……看着那一片片金色田野,老乡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调研归来的同事们也带着一份甜美的微笑。
通过与乡民们近距离接触,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他们了解国家对农业农村建设的重视,因此很支持土壤普查工作,我们也用真情和实干赢得了老乡们的信赖。
奋发作为聚合力,谱写生态文明新篇章
外业调查采样是土壤普查的第一道重要关口,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尤为重要。中秋国庆“双节”期间,项目组成员奋战一线,争分夺秒,全力保障采样进度。
副院长于海成以身作则、坚守一线,成了各小组的“替补”队员,哪里需要哪里帮,每一项工作环节都熟悉,每一日进度都熟知。项目负责人周明磊强调道:“眼下,我们是在与时间赛跑,与收割机并驾齐驱,一定要抢在翻地之前完成任务,保证土壤土质不被改变,掌握土壤真实现状。”每日采样任务完成后,不管多晚他都会去到各村镇踩点,了解秋收情况,便于合理部署接下来的任务。
九月末的天气让人捉摸不定,时而骄阳似火,时而阴雨连绵,项目组成员挥锹铲土、扶树填坑、涉水踏土、披星戴月,俯下身测得出土壤厚度,挺起背经得起质检审阅,绘出了田野里别样的画卷。烈日下,我们工作不辍;细雨中,我们脚步不止。身在地质队,“三光荣”“四特别”精神是我们的本色,每一滴汗水都是我们拼搏的勋章,每一个脚印都是我们努力的见证。
回头望,轻舟已过万重山;向前行,前路漫漫亦灿灿。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绘就生态文明建设“斑斓画卷”任重道远。身为地质工作者,让我们传承地勘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