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我是幸运的,一毕业便来到了福建省一九七地质大队这个大家庭,从此,我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地质队员。
我热爱地质找矿事业,走出校门的那天,我满怀抱负,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的回信,我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作出贡献。怀揣好奇与期待,我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地质工作——1∶50000元坑幅矿产地质调查,我的奇幻地质实战之旅从此开启。
用心,品味自然的奇幻
脚踩酥软的落叶,我抬头仰望,感受到了自然的壮丽;眺望广袤的森林,我张开双臂,感受到了高山的威严。巍峨的山脉,古老的河流,都在诉说着地球的故事。轻抚一块巨石,我仿佛能触摸到地球的脉搏;掬起一捧溪水,我仿佛能感受到岩浆的热血。
身着地质服,肩背地质包,手持地质锤,我跟着师父在阳光下出发,沿着蜿蜒的小路,穿过茂密的森林,看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整齐的产状、弯曲的褶皱、错动的断裂,就像老地质队员脸上的皱纹,写满了岁月留下的故事。师父说,大自然是奇妙的,它把矿藏埋在地球深处,但又会给你留下寻找的线索,只有用心去读懂大自然的语言才能找到富饶的矿藏。
用智,解读地质的奥秘
终于有机会一显身手了,我试着用课本上的知识来解读大自然的语言,细心观察着野外现场的地层岩性,耐心寻找着地层的产状与节理,反复推敲着地质的构造运动。但是,找矿这件事似乎不是那么简单,大自然的语言其实不是那么好懂,冰冷的岩石、错综的节理以及复杂的构造,一时间让我变成了丈二和尚。
这时,师父熟练地拿起地质锤敲下一块闪光的岩石,指着上面泛着金属光泽的浅铜黄色晶体对我说:“快看,这就是黄铁矿化,是重要的找矿标志,在野外发现了要注意追索。”
这可能就是大自然要告诉我们的话吧,书本的知识与丰富的经验在这一刻配合得如此默契。不承想,在我的脚下,竟然有可能埋藏着一大片矿藏,让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地质小白”惊叹不已,惊叹大自然是如此地奇妙、惊叹它还有多少话想要对我说。
用情,传承地质的初心
师父就像一位引路人,他走在前,我跟在后,穿梭在茂密的森林中,去寻找那大山脚下的秘密。师父就是一位引路人,他工作在前,我入职在后,带我遨游在地质的海洋,去探索大自然那未知的世界。
罗盘的使用、岩性的识别、构造的推理以及野外的安全,他像一位老师教导着学生,更像一位父亲在关心着孩子,他那并不标准的普通话让我倍感亲切,我想自己已经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了。
一代代地质队员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攻坚克难,为祖国找寻富饶的矿藏。我想有一天,自己也会变成像师父一样的人,成为引路人,传承着“三光荣”“四特别”地勘精神,践行着地质队员的初心与使命,我走在前,他跟在后,身着地质服,肩背地质包,手持地质锤,穿梭在大山深处,高唱着《勘探队员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