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igital.zmdxw.com/Img/2024/1/pc20240118a6e59b760cea43a18dfd7d58b5901ce8.jpg
不曾忘记的功勋 中煤地质报第2843期
http://mobile.zmdxw.com/content/2024-01/18/013898.html

不曾忘记的功勋

——记世纪老人陆远昭的风雨地质人生(二)

2024-1-18 作者 靳非芬 (山西省煤炭地质一一四院公司)

找到生命泉 发现岩溶水

时光回溯,历史重现。1954年6月,国家为解决钢铁工业所急需的炼焦用煤,确定潞安煤田为供应主焦煤及瘦煤基地,原燃料工业部决定在潞安矿区进行大规模的煤田地质勘探工作,技术方面主要由外国专家进行设计和指导,施工则主要以一一四院为主力,调集全国各地勘探队伍前往参加,这就是著名的“潞安王庄地质勘探会战”,是国家“一五”期间的重点项目。

这一年,和许多刚分配来的大学毕业生一样,陆远昭也积极投身会战。由于会战任务紧急,人才紧缺,上级领导大胆起用青年学生,并寄予厚望。

经过大家夜以继日的不懈努力,1955年5月,潞安勘探会战完成了7个区的地质精查报告,并获得全国储委批准。

但是报告提出后,经外国专家评审,一致认为潞安矿区没有水源,煤矿无法开采,长治工业难以发展。

这无疑是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

为了查明太行山水文地质条件,给潞安矿区找到水源,各级领导反复研究商讨后,决定成立水文地质队,扩大范围,以潞安为中心、50公里为半径再去寻找水源。

水文地质队以一一四院为主,和华北煤炭地质勘探局、潞安煤矿筹备处联合成立,由一一四院王学文任队长,陆远昭任水文普查小组组长,并带队深入太行山寻找水源。那一年,陆远昭刚刚29岁。

接到任务后,水文普查小组的队员们不敢怠慢,陆远昭带领一行十几人奔赴太行山腹地并驻扎下来。残破的窑洞,既是宿舍,也是办公室。

接下来,如何开展工作是他们面临的首要问题。作为带队人,陆远昭倍感压力。

前期外国专家调查时,陆远昭曾参与其中,目睹了专家组的工作方法,也积累了一定经验。但国情不同,鉴于这种情况,水文普查小组的队员们反复商量,决定根据水文调查的要求来,用最实用的方法解决最根本的问题,按照路线查地层构造,寻找含水地层。于是,陆远昭带队从襄垣出发,按照设计方案,他和队员们每天霜行草宿、爬山钻林,不辞辛劳,勘四县、探百村,历时8个月,终于发现了山西第二大岩溶泉——辛安泉,不仅打破了外国专家“此地无水”的断言,为潞安矿区开发找到了水源,使得“一五”计划重点项目得以顺利实施,更为长治人民找到了优质的岩溶水,结束了当地人涩苦水难下咽的历史,得到老百姓的交口称赞,辛安泉也被誉为当地的“生命泉”。

不负总理嘱托 完成云冈体检

众所周知,位于山西大同西郊的云冈石窟是我国著名的石窟群之一,开凿于北魏时期,是中国石窟艺术中的瑰宝。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云冈石窟历经风雨依旧能保持完好的面貌,与我们地质人息息相关。

1973年9月15日,周恩来总理陪同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参观云冈石窟后,对云冈石窟的日益风化和逐渐崩塌的状况十分关注,提出了一个“三年维修计划”,并将指示直接下达给了当时随行的山西省委副书记韩英。

根据周总理和省委领导的指示,山西省煤炭化工厅特派陆远昭率队,会同各相关单位人员,在大同市委的统一领导下,深入现场对云冈石窟周围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地质调查,全面分析了地质岩层及周边水文地质特征,以及煤矿开采、铁路、公路、地震等诸因素对石窟的影响,并由陆远昭执笔完成了相关报告。

报告详细阐明了云冈石窟毁损情况调查结果,提出了交通改道、佛区禁止新建筑、综合治理污染、绿化佛区四项建议,并被全部采纳。相关部门按照周总理“三年要修好”的指示,建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制定出详细的修缮方案、工程任务及规划。

1976年9月,经过修缮后的云冈石窟终于恢复了容颜,这距离当初周总理的指示刚好三年。

陆远昭不负众望,又一次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为山西地质人写下意义非凡的一笔,更为他的人生履历立下了又一座丰碑。

上一条:丹心如昔
下一条:光热源
分享到

© 2018 中煤地质报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