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面前不止步 科技攻关敢为先
步入中年的陆远昭虽然事业有成、荣誉众多,但他并没有止步不前,依然奋战在地质一线。
山西煤炭资源丰富,煤种齐全,但水资源十分匮乏,十年九旱,煤长水短直接影响到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央有关部委把解决山西煤炭能源用水问题列入重要议程。为此,中国科学院下达任务,并外派专家会同山西专家陆远昭等人,共同深入太原、大同、阳泉、平朔进行调查研究,大胆创新,采用低洼学说、板块构造导论和地质力学方法,对山西中深部水源进行勘探,并提出了初步勘探方案。
1983年3月,山西煤田地质水文229队率先在太原北郊打出自流水,且水量丰富,《光明日报》《中国煤炭报》和《山西日报》分别对此进行报道。山西省水资办组织太原市水利局、水文总站专家深入现场参观调查访问,得到有关部门和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后李鹏同志亲自接见了最熟悉现场情况的同志——陆远昭,并听取了他的汇报。至此,陆远昭成为三晋闻名遐迩的“水龙王”。
不仅如此,此时已身处领导岗位的陆远昭,在项目管理上也始终坚持技术为先、实事求是。
1980年,平朔露天煤矿与美国ICC石油公司达成协议,共同开发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技术上,美方提出了苛刻的勘查质量和勘查速度要求。对此,在与美方谈判时,陆远昭提出了合理的反驳,对不必要的钻孔勘探一律否决。经我方解析后,美方完全同意了陆远昭的意见,减少了不必要的工作量,不仅节约了人力、物力,还大幅缩短了勘探时间。
夕阳无限美 晚晴也灿烂
1985年,即将退休的陆远昭退居二线,但是他并没有真正从工作中脱离出来,而是应邀成为行业内多个部门的评审专家、理事,利用自身所长积极开展社会技术咨询服务。
1988年,太原市老龄委和市民政局批准成立了晋辉研究所,陆远昭被聘任为总工程师,继续发挥余热,为社会服务。据不完全统计,到2000年,研究所对外开展服务项目达52个,提交各类报告65件。其中《煤矿开采对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被中科院院士评价为全国领先水平,并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地质勘探工作改革与发展》论文获煤炭部优秀论文一等奖;1991年,晋辉研究所荣获太原市首届科技市场金桥杯奖、太原市先进集体;1992年提交的《阳泉赛平区水源勘探报告》,为解决阳泉矿务局长期缺水的困难作出了贡献,受到朱镕基同志和时任山西省长王森浩的表扬和肯定。
夕阳无限美,晚晴也灿烂。渐渐步入暮年的陆远昭不但在专业上步履不停,在精神生活上也追求丰富多彩。
陆远昭年轻时曾在机关做过公务人员,擅长写文章,尤其喜欢诗词。以前出野外,他没有时间也无法静下心来写,现在终于可以重拾旧梦。于是,陆远昭买来相关书籍,从格律开始学习,且笔耕不辍,至今已完成诗歌集《岁月留珍》、个人自传《岁月如歌》《风雨人生九十春》和即将出版的《数风流人物 应有煤乡》。这些书不但详细记叙了陆远昭跨越世纪、风风雨雨的人生经历,更讴歌了一代地质人不畏艰险、筚路蓝缕、无怨无悔的找矿生涯。在时代的洪流里,地质人胸怀报国之志,披肝沥胆,竭尽所能,为国家找到一座座矿山,为人民发现一处处宝藏。在岁月流转中,他们苍老了容颜,佝偻了身躯,可是他们曾经创造的赫赫功勋却如山脊般,屹立不倒,为后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