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igital.zmdxw.com/Img/2024/4/20240403b69aa7e222254686bc6618cf8cf09064.jpg
薪火相传 在找矿中赓续地质梦 中煤地质报第2863期
http://mobile.zmdxw.com/content/2024-04/04/014374.html

薪火相传 在找矿中赓续地质梦

——福建省一九七大队漳平凤山-赤坂场矿区矿产勘查记

2024-4-3 作者 郑 飞

福建省戴云山脉东南侧,山陡谷深、植被茂密,平均海拔800米,最高峰达1295.40米,福建省一九七地质大队漳平市凤山-赤坂场矿区勘探项目部就驻扎在这里。大山、丛林、深沟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是新奇、有趣的,可是对于长期驻扎和工作在这里的地质队员来说,更多的意味着磨砺和锤炼。

地质队员开展岩芯编录工作

福建省一九七大队的地质队员们怀着“地质报国”的初心使命,连续两年在这里找矿,平均每年鏖战8个月,完成了常规需要4~6年才能完成的勘查工作量。目前勘查报告已通过评审,提交矽卡岩型大型萤石矿床1处、高品质大型硅灰石矿床1处,以及中型石墨和大理岩各1处,为福建省打造氟化工新材料产业提供了重要矿产原料产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

老矿山探出新宝藏

“这条路,就是1988年我毕业后跟着师傅上山填图走过的路。时隔30多年,土路变成了水泥路,也比以前宽多了,但当年的模样还依稀可见。”一九七大队党委书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戴定贤指着进矿区的路说。

1992年10月至1993年12月,福建省一九七煤田地质勘探队(福建省一九七大队前身)普查组对凤山-赤坂场矿区开展了1∶10000地质填图,并提交了《福建省漳平市赤坂场井田地质找煤设计》,后因国家政策调整,暂停勘探。

2011年,在全面系统梳理分析以往工作的基础上,一九七大队回到该区开展了一系列地质勘查工作,提交了丰富的煤炭资源储量。2018年,发现该区煤层变质程度较高,矿石结构为隐晶质结构,采样测试结果表明石墨化度高达90%,后经系统详查地质工作,成功提交1处中型石墨矿矿床。

“这层萤石矿好漂亮,厚度有3~4米!” 2020年1月10日,正在ZK4-1钻孔进行岩芯编录的项目组长、高级工程师黄德理说。ZK4-1钻孔持续钻进,发现了一套较完整的反映岩浆岩与碳酸盐岩接触交代变质成矿带,揭露出石英-萤石型萤石矿、矽卡岩型萤石矿、硅灰石矿、大理岩矿及铁多金属矿,开启了该区以萤石为主,硅灰石、大理岩和铁多金属等多矿种综合找矿之路。一九七大队多年来攻坚克难、坚持不懈进行勘探,终于揭开了隐藏在老矿山深边部资源的面纱,实现了“在老矿山探出新宝藏”。

新时代展现新作为

2020年8月,凤山-赤坂场项目已有10余台钻机同时施工,地质人员不足的问题凸显。黄德理心急如焚,第一时间向单位汇报情况,要求增派技术人员。队党委紧急组织协调各院和项目组,调配了一批技术骨干和党员先锋驰援项目。尽管有10余名地质技术人员加入到项目中,每名技术员仍要同时负责几台钻机的编录和采样工作,几乎是一边的野外工作还没结束,另一边就“紧急呼叫”了。为了保障项目各项工作顺利推进,返回项目部后,他们立即整理编录资料,制作样品签、布置样品和采样工作,晚上还要对完成的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工作完成后基本上已是夜里十一二点。虽然很累,但大家都充满了激情与力量,以饱满的热情对待工作。

2020年,新冠疫情给项目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戴定贤以身作则,每个星期都深入野外一线,布孔、查看岩芯、了解进度、检查质量、提供思路……黄德理、潘斌、郭新强等项目人员更是每年有200多天扎根野外一线,默默奉献。

老地质队员兰启发,一直坚守在项目野外一线,直到退休。回忆起兰师傅,项目人员陈绍波的眼中满是敬佩和感激,“初到野外项目组时,我几乎是两眼一抹黑,多亏有兰启发师傅悉心教导。”在兰启发的传帮带下,陈绍波从一开始的抄岩芯票、录入数据到独立编录钻孔,迅速成长,如今已经是水文地质负责人。

戴定贤常说:“入了地质这一行,就得吃得苦中苦。只要不畏艰苦,一心为国寻宝,心里就有获得感。吃过的苦、流过的汗,让地质人充满坚忍和智慧。”每次看到一个个钻孔揭露到矿体之后,戴定贤总是流露出无以言表的喜悦:“这就是地质找矿人独特的乐观与浪漫!”

野外找矿的路上总会遇到各种曲折,支撑地质人坚持下去的,是心中的地质情怀与为国找矿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的回信,更是为常年工作在大山深处的地质队员们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老一辈地质工作者的“三光荣”“四特别”精神将引领新时代地质人勇毅前行。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个大型萤石矿、硅灰石矿勘查项目,共培养专业找矿人才30余名,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其中,范育敏荣获福建省自然资源系统“先进工作者”,黄德理、潘斌、郭新强等获局、队“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称号,党支部荣获 “先进五好党支部”称号等。这一个个闪耀光环的背后,是队员们的辛苦与付出,他们将无悔的青春挥洒在广袤的大山深处。

创新力造就新突破

以地质科技创新支撑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是地质工作者新的使命担当。

在两年多时间里,凤山-赤坂场项目组从石墨到萤石、硅灰石,从普查到详查再到勘探,完成了8平方千米的地质填图,钻探10万余米(320余个孔),采集各类分析样品1万余件,高质量完成凤山矿区野外验收和成果报告评审工作。项目于2022年9月完成野外验收,2023年4月完成成果报告评审,提交萤石和硅灰石大型矿产地2处。这一串串数字,凝聚了找矿人的汗水,他们用无悔的青春谱写了矽卡岩型萤石矿的找矿奇迹。

科研团队开展分析研究

一九七大队坚持创新引领,发挥找矿优势,与福州大学联合组建“找矿技术与应用创新团队”,以凤山-赤坂场矿区找矿成果为依托,实施省级科研项目“福建省矽卡岩型萤石矿成矿模式研究”,建立形成了一套矽卡岩型萤石矿找矿模型,在漳平尾仑山、将乐何坑、德化前厝坑等多个矿区验证成功,取得良好推广应用效果。

新征程、新使命,在激扬的号角声中,项目组队员们表示,将不忘初心,继续践行“三光荣”“四特别”地勘精神,乘势而上,持续加大勘查力度,继续做好后续赤坂场南、凤山北矿区勘查工作,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发挥更大作用。

上一条:助力赣县区在全省率先打造城市动态地下管线信息治理系统
下一条:山东局物测队多项成果入选《影响山东的100部重大地质成果》
分享到

© 2018 中煤地质报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