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查工作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更高质量的地质勘查服务支撑。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进入关键时期,地勘单位改革也进入了重塑性改革新阶段。
野外物探作业
在重塑性改革前,河南省地质队伍具有人员规模大、找矿成果多、专业门类齐全、文化底蕴深厚等特点,在全国地质行业具有一定代表性。因此,河南省地质队伍如何改,受到全国同行的高度关注。
自2022年5月揭牌以来,河南省地质局先立后破、顺势而为、乘势而上、驭势而进,经过两年多的改革奋战,“一局一院一集团”地质工作新架构实现了“1+1+1>3”,产业经济向上向好,项目建设亮点纷呈,在全省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彰显,地质事业沿着高质量发展之路阔步前行。
坚持稳字当头,改革有序推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向地球深部进军”的号召,引领地质工作进入新时代。面向未来,河南省委以前瞻性战略眼光作出部署,重组地质豫军、重建地勘航母、重塑地质产业、重振地质科技。
2021年11月,河南省直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正式启动。按照“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单位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单位负责”的改革要求,由省自然资源厅牵头,地勘改革专班在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出《省直地质勘查机构重塑性改革方案》,受到省委肯定并获批实施。根据《方案》,整合原河南省煤田地质局、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局、河南省核工业地质局及所属单位的人员和资产,重组职能机构、重构运行机制、重建创新平台,合并成立新的河南省地质局。
改革坚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充分考虑地质工作的连续性和地勘队伍的继承性特点,最大限度保持原有地勘单位完整性,实现平稳过渡。围绕改革中可能引发风险的重点问题,认真分析研判,提前制定应对措施,防范化解矛盾风险。在省委省政府和省直部门的支持帮助下,河南省地质工作新架构迅速搭建,形成了“一局一院一集团”的地质管理新格局——新成立的河南省地质局为省政府直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管理河南省地质研究院、河南省豫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省地质局主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负责编制实施全省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工作规划;组织开展全省各类矿产资源勘查工作;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保障能源资源安全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技术支撑服务;代表行业发声,为行业发展营造环境。省地质研究院为科研型公益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全省地质调查研究和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工作,以及地质科技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工程建设、民生问题等领域的应用研究等。省豫地科技集团为国有独资,列入省管重点骨干企业,主要负责产业发展,是全省矿产资源和能源开发的主力军。
2022年5月27日,河南省13家新组建事业单位和企业集团揭牌仪式在省地质局举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临揭牌现场,鼓舞了全省地质工作者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 根据保障能源资源安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三大主责主业,6月9日,河南省地质局矿产资源勘查中心、生态环境地质服务中心、地质灾害防治中心挂牌成立,职能配置更为优化,公益属性更加彰显。近万人规模的中原“地勘航母”从此启航。
坚持发展为要,改革成效显著
揭牌运行以来,河南省地质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信心决心,激发了新动能、焕发了新活力,地质队伍心齐气顺,干部职工归属感、幸福感明显增强,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呈现出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生动局面。
主责主业落实有力。河南省地质局立足新的职能定位,在发挥地质工作先行性、基础性方面彰显行业担当。能源资源勘查实现重要突破。积极参与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地勘项目480余个,新增一批重要矿产资源量,三门峡盆地油气资源调查取得突破,页岩气首次实现管网利用,煤层气地面抽采累计产气量超过3000万立方米;有效拓展省外矿产勘查市场,新探明多处金、钼大中型矿产地;优化境外矿产勘查开发布局,推进建设坦桑尼亚金矿、东南亚稀土多金属矿等4处境外勘查开发基地。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推进实施河南秦岭东段山水工程项目,助力生态强省建设;实施南水北调中线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助力“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组织实施河南省历史遗留矿山污染状况调查评价项目,成果质量和进度在全国沿黄九省(区)名列前茅;主动承担河南省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项目,开展卢氏县寺合院锑矿区废弃矿井封井回填示范项目勘查设计,彰显地质豫军担当。积极参与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承担多个县区的调查检测任务;谋划参与全省旅游资源普查,组织实施“地质旅游河南行”活动,进一步提升河南地质的社会影响力;探索城市地质调查的郑州模式,助力城市安全发展、韧性发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精准有效。率先在全国地质系统组建900余人的地质灾害防治中心,组建河南地质应急救援队,在地灾防治任务较重的13个省辖市设立工作站。去年主汛期,共派出技术人员近3万人次,配合各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对全省70多个重点县(市、区)的地灾隐患进行不间断排查、核查,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地灾风险,为河南省安全度汛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新疆哈密野外地质调查
发展空间不断拓展。河南省地质局发挥技术人才优势,拓宽工作领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的地质服务。与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黄金集团等单位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与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文旅、住建、交通、应急管理等省直厅局,以及三门峡、洛阳、南阳、焦作等地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深入合作,不断扩大“朋友圈”。与中国地调局天津、南京、武汉三大中心和安徽、湖北两省地质局共同签署《桐柏-大别找矿突破行动战略合作协议》,在全国开创跨区域合作找矿新模式。联合山西、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地质系统,成立“中部六省地质系统服务国家战略联盟”,得到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调局、河南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积极响应党中央援疆号召,与哈密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河南地质哈密工作站,选派30余名干部人才柔性援疆,帮助当地摸清家底、管好资源,服务资源型经济发展,打造了“地质援疆”找矿合作新模式,成为河南援疆工作的一张亮丽名片。履行全省境外矿产资源开发联席会议办公室职责,召开地质工作“走出去”座谈会,成立河南“一带一路”矿业产业联盟,邀请省直部门、矿业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法律等相关机构各展其能,共同推进海外找矿事业。
创新能力日益增强。河南省地质局落实“四个面向”要求,全面提升地质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与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高校联系对接合作,联合申报科技专项,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建立8个领域专家库。开展河南科技智库调研课题“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河南路径研究”,实施省重点研发专项“合峪矿集区深部找矿及成矿系统识别工程”。与吉林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开展系列清洁材料技术研究。联合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10家单位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场地地下水污染快速识别与风险监测管控技术”完成成果验收,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河南省地质大数据平台建设、北斗系统河南分中心建设稳步推进。
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河南省地质局树立大地质理念,加大资源整合力度,重塑全链条竞争优势,做大做强地质产业。与省统计局联合,在全国率先构建地质产业统计体系。统计结果显示,2023年河南省地质及相关产业营业收入1.29万亿元,占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的27.7%,利润总额518.32亿元,占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的29.4%,地质及相关产业已成为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河南省地质系统紧跟国家战略导向,抓好产业前瞻性战略布局,围绕高纯石英产业化、煤层气开发利用等开展科研攻关,推动绿色勘查、矿产开发、综合利用、环境治理等地质领域的全过程自主创新,赋能产业发展。
文化建设有声有色。河南省地质局系统回顾全省地质系统70年发展历程,举办地质工作成就展,建成地质文化陈列馆、党建陈列馆,吸引数万人次前来参观,有效提升了队伍凝聚力、行业影响力。开展河南地质系统征文大赛,组织编辑《河南地质70年》,着力提升地质文化内涵。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在各大媒体发表稿件500余篇,在河南卫视开设《地质河南》专栏,努力讲述好河南地质故事、传播好河南地质声音、树立好河南地质形象。在省政府新闻平台集中发布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省十大地质成就”,20多家媒体进行深度报道,引起社会热烈反响。举办首届全省“忠诚奉献地质人”纪念章颁授仪式,歌颂老一辈地质工作者的丰功伟绩,激励广大干部职工弘扬“三光荣”传统、“四特别”精神,凝聚干事创业强大能量。
坚持守正创新,改革持续推进
两年来,河南省地质局不仅发展速度令人惊叹,奔跑的姿态、昂扬的状态更让人感受到向上生长的力量。
力量源自何处?改革创新是河南省地质局发展的最大动力。该局坚持守正创新,正确把握改革价值取向,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寻求有效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以发展成效检验改革成效。加强科技创新,依靠改革赋能,加大顶尖人才、领军人才引育力度,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创造环境,培育核心竞争力,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项目为王,立足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围绕资源环境领域的突出问题,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支持,与国资央企、省直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加强合作,着力提升项目谋划、申报、实施能力。向全国同行学习先进经验,拉高工作标杆,加快团队建设,提升能力素质,锤炼过硬作风,提高执行力,增强干事创业本领,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中显担当、作贡献。
改革创新永无止境。河南地勘单位改革在全国开创了新模式,实现了地质事业新跨越,彰显了地质系统新形象。下一步,河南省地质局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部署,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的回信精神,学习借鉴兄弟省局改革发展经验,以更实的作风、更强的担当、更拼的干劲,继续推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实现从“瘦身”到“健身”、从“物理变化”到“化学反应”、从“改头换面”到“脱胎换骨”的转变,在重塑性改革中继续铿锵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