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技术人员与钻井机组沟通取芯情况
甘肃煤田地质局一四六队开展环县沙井子南煤炭资源勘探项目以来,全队上下通力协作,工作人员奋发蹈厉,在环县车道镇建设了地质勘查野外标准化项目部,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攀登之志和攻坚精神推动项目高效运行。
时不我待 分秒必争
2024年春节假期后复工第一周,一四六队矿产资源勘查规划院便组织经验最为丰富的几名技术骨干带头开展沙井子南煤炭资源勘探设计工作。设计编制期间,队总工程师李奇峰全程部署、精心指导,带领技术小组在吃透前期各项地质资料的基础上,不断与矿山企业沟通、向业内专家请教,对36张工程设计图纸与报告文本进行反复推敲和论证修改。经过两个月夜以继日的紧张奋战,勘探设计于4月初通过省自然资源厅评审。
项目签订伊始,全队上下便遵循着“绝不浪费一天”的原则迅速开展工作。从5月4日队领导带队前往神木市与陕西西海矿业有限公司签订合同,到赴兄弟单位学习项目管理经验,再到上会通过项目部组织架构及各小组人员安排,仅仅用了6天时间。秦道军、马东胜等主要负责人在接到指派通知后,第一时间便赶到环县车道镇对项目部常驻基地进行选址。5月20日,一四六队第一次开展现场督导检查工作时,项目部已经完成第一台钻机入场、规章制度全部上墙、技术人员全面到岗等所有前期筹备工作。自此,沙井子南项目勘查工作正式步入正轨。
石以砥焉 化钝为利
地质测量是勘查项目的先导性工作,测量工作结束快,钻井机组入场才能得到保障。项目部安排测量技术组与综合协调组“1+1”组队,4个小组以每天至少14个点的测量效率,在7天内完成了143个测量点!测量时,正值炎炎夏日,每天太阳还没升起,技术人员便头戴草帽、身背仪器和水进山了。他们顶着似火骄阳在山上一待就是一天,晚上返回项目基地时汗水早已把衣服浸透了。
要保速度,也要保质量,“我们扎扎实实跑过,才能拍着胸脯告诉人家钻机在这儿能干。”庞大的钻机、大量钻杆和各种设备配件都得靠大型车辆运输入场,碰到道路难以平整、运输车辆难以行驶的点位,技术人员就得根据地形调整井孔位置,保证调整过后既能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又能确保钻机运输车辆顺利进场。
钻井机组入场当天,综合协调组的人员随时待命,协助机组人员开展场地平整和道路运输工作。陌生的人文环境、复杂的地理条件使得协调工作出现诸多不确定性,凌晨两三点可能是他们的出发时间,也可能是他们的返回时间。生活、生产用水往往是钻井机组开展野外作业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取水费用高、道路条件差、车辆调度难等任一因素都会导致钻机难以顺利进场。为避免此类问题发生,综合协调组在项目开展前期就对所有自有及外包钻机的用水转运及吊车使用进行统一调度安排,在谈好价格、稳定秩序之后逐步开放管理。该项举措的实施,保障了各钻井机组用水价格合理、车辆使用有序、道路整修及时,有效加快了钻机入场进度。
披荆斩棘 迎难而进
有实干才会有实效,有创新才会有突破。沙井子南煤炭勘查项目设计施工143个钻孔,而要求的野外作业时间仅有7个月,钻孔多、工期短的现状迫使项目必须安排数十台钻机同时作业才能按期完成任务。
为尽快满足外业施工要求,现场项目部负责人秦道军、马东胜等人白天忙完项目部筹备工作,晚上一到宿舍便开始联系钻井机组。钻井工程布置图就贴在马东胜的床头,他每确定一家单位就在图上用小红旗标注一口井。尽管每天拨出去几十通电话,却只有寥寥几家单位有所反馈。几名负责人坚持不懈,多方沟通,最终联系到多家单位的钻井机组,床头的钻井工程布置图上画满了密密麻麻的小红旗。到7月初,项目现场一天内同时作业的钻井数量最多时达63台,创造了一四六队单项目同时作业井数的最高纪录。
钻探工作开始时,许多钻井机组对勘查区内的地层构造尚不熟悉。区内地下存在水敏性强的泥岩、松散破碎的砾岩、构造带、含水层等,导致多台钻机出现漏水、卡钻情况,最严重时有12台钻机同时卡钻,若不及时解决会导致埋钻及沉砂卡钻等孔内事故的发生。
队长贠建林接到情况汇报后,迅速邀请局属系统内的钻探专家前往项目部,经过实地踏勘、多次沟通后,项目部针对松散层、破碎地层、不稳定地层及基岩地层的差异研究调配出了更具优势的低固相钻井液,更换更大的钻头以减小孔壁压力,同时编制了适用于勘查区内地层的钻探实施方案,有效解决了以往出现的卡钻、漏水等问题。此后,一四六队聘请钻探专家长期驻扎项目部,随时解决钻探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对新入场的钻井机组提前进行技术培训,大幅提高了钻探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T1604、L1902、L1903等多个孔位的钻探月效率达1000米以上,除易碎层位以外,其他层位的取芯率都超过了90%,完整的岩芯为解释地层、查明煤层分布规律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躬行实践 守正创新
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实施绿色勘查,可实现生态保护与找矿成果的高度融合和有机统一。沙井子南勘探工作时时刻刻将“绿色勘查”落实在过程之中、细微之处。技术人员看到钻机场地内出现的饮料瓶、塑料袋等垃圾都会随手捡起,“瓶子要是被风吹到沟里,我们就去沟里捡上来”,这既是所有技术人员对项目部管理制度的有效承诺,也是对“生态优先、保护优先”勘查原则的积极响应。副队长邓兴东长期驻扎在项目部,针对钻探工作结束后不能及时处理废弃钻井液的钻井机组,他一大早就前往钻井现场:“我今天就坐在这里,你们什么时候把钻井液运走,我什么时候再回去。”严谨认真的态度确保了废弃钻井液对当地土壤和水质的污染最小化。他们正是以这样的钉钉子精神,扎扎实实地将“探寻金山银山,留住绿水青山”的绿色勘查理念落在实处。
野外是地质工作者的主战场,只有增强一线职工的幸福感、归属感,才能提高大家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沙井子南项目部以“关注野外生活,增进员工福祉;提高技术质量,树立崭新形象”为目标,在局内首次建成地质勘查野外标准化项目部,构建了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野外工作环境和配套保障体系。项目部内成立领导小组、临时党支部和工会小组,强化项目管理和综合指导力度;设置安全保障小组和专职安全员,保障项目实施安全;建立队领导班子轮班值守制度,确保项目有序推进。项目部现已达到办公区整洁有序、生活区舒适卫生、标识牌应设尽设、作业区布置有序、岩芯存放规范等标准化项目部的驻地建设要求,并在勘查施工等工作中加强环境保护和安全文明施工,充分体现绿色勘查、和谐勘查的新要求,展现出新时期地质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需努力;会心不远,要登绝顶莫辞劳。”沙井子南项目部将继续保持敢于拼搏、敢为人先的战斗精神,弘扬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项目后续攻坚阶段不断消除劣势、巩固优势、形成胜势,用匠心打造标准化示范地勘项目,在陇原大地树起甘肃煤田地质系统“地质强军”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