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有一支队伍,以引领煤炭物探技术创新发展为己任,经过50年的励精图治和转型升级,先后经历了燃料化学工业部煤炭地质计算机站、煤炭部地球物理勘探攻关大队、第一地球物理勘探队到物探研究院的名称变更,成为全国煤炭行业唯一的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研发和推广机构。新时代,这支队伍全面提升物探技术在总局产业体系建设中“高质量、快节奏、全产业”的专业支撑能力,阔步前进,谱写发展新篇章。
牢记初心使命
奋斗铸就辉煌
计划经济时期,物探院承担了全国煤炭系统绝大多数地震勘探资料的处理解释任务,推进了物探技术在煤田地质、一体化找矿中的广泛应用。
20世纪90年代初,该院在行业内首次将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引入煤矿采区勘探,大幅提升了对制约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小构造的勘探能力。
1996年,物探院开展首个国际项目——伊朗霍梅尼机场浅层地震勘探项目
20世纪90年代末,针对制约复杂地形区地震勘探的关键问题,物探院引入折射静校正技术,通过改变地震勘探技术在复杂地表条件地区的适宜性,大幅提升了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等我国主要产煤区资源的勘探精度,开启了物探“黄金十年”,并因此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进入新时代,物探院牢记“国之大者”,践行“地质报国”初心,专注于科技创新及地勘能力建设,在物探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装备研制软件开发等方面均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创新发展并形成了“煤田全数字高精度三维地震技术体系”“煤矿远程地震地质服务系统”“煤层气(瓦斯)富集区地球物理预测技术”“地震数据的精细目标处理解释技术”“煤层地下气化区地球物理识别技术”和“井地、震电融合技术”等六大国内领先的技术体系,并在全国各大矿区上千个勘查项目中进行了广泛应用,该院在国内煤炭系统的领先地位持续巩固。
优主业调结构
增强核心功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物探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能源安全重要论述,落实总局“1158”发展战略,坚持“地质立本、科技赋能”发展理念,专注专业化发展。
聚焦地质找矿、煤矿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采地质保障核心功能,围绕资源勘查、矿井地质、智能开采地质技术、地质技术咨询及服务细分业务领域,积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内部资源整合和业务重整。物探院积极投身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在重要矿集区探边摸底、增储上产和空白区攻深找盲等方面充分发挥物探技术优势和先导作用。近两年,该院先后为黑龙江、吉林、甘肃等省属地勘单位和总局内部兄弟单位的20多个地质找矿项目提供了地震勘探数据处理服务,圈定了多个找矿靶区。完成了我国东北、两淮及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等重要煤炭基地的数十项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项目,为增加探明资源量、可采储量,提高资源开采回收率,实现新区突破、老矿山重焕生机与活力提供了物探专业技术支撑。
聚焦端牢能源饭碗,强化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物探院实施了黑龙江双鸭山高精度三维地质建模,淮北矿业集团、山西阳煤等20余对矿井煤矿远程地震地质服务和近10个透明地质项目,为煤炭资源安全绿色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提供了地质保障。完成了山西潞安等数十个地震勘探二次目标精细处理解释项目,利用已有地质资料和成果进行二次开发与多次延续勘查,提升资源勘查精细化程度。以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找矿突破,提升地质勘查与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推进矿山智能化转型,同时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
强化创新引领
提高核心竞争力
2007年,物探院在蒙古国开展石油二维地震勘探
建院50年来,物探院始终坚持“四个面向”战略导向,发挥“专精特新”专业优势。参加完成6项国家重大科研专项任务,先后完成各类科研项目150多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厅局级科技进步奖23项。获得发明专利2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112项,软件著作权25项。
聚焦装备国产化低、处理解释软件外购依赖强、勘探精度偏低等“卡脖子”难题全力攻关,积极打造“一米宽、万米深”的物探“单项冠军”。物探院掌握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如矿区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微小构造三维地震精细化解释、水害防治的震电融合探测、煤矿远程地震地质服务等,该院通过关键技术的成功转化应用,推动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煤矿井巷约束高精度三维地震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及岩性反演透明地质技术,在两淮地区成功应用的基础上,推广到东北、陕西、山西及内蒙古等地区,大幅提升对复杂构造成像、薄煤层的识别精度,推动了深度域及岩性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
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自主开发煤矿远程地质服务系统。该系统已在淮北、阳泉等多个地区运行,可最大程度挖掘各种地质信息,为煤矿工作面布置、巷道掘进、回采提供实时在线远程地质服务,为助力形成煤矿智能化开采透明地质保障技术体系发挥了关键作用。数字技术的成功应用,提升了物探资料采集、数据处理解释、成果报告编制的智能化水平。物探院在黑龙江双鸭山矿业公司实验成功的“煤矿采区智能化开采高精度动态三维地质精细建模技术研究”,迈出了高精度地质建模的关键一步。以“基于OVT域地震数据的煤层顶板裂隙预测技术”在正演模型理论研究基础上,完成了实验区煤层顶底板上、下50米范围内的裂隙等导水通道预测,进一步挖掘了地震勘探在煤矿水害防治及瓦斯预测中的潜力。第二代“实时监控节点地震采集系统”的研发在解决实时监控等技术难题方面取得突破,通过室内测试和野外试验,基本成熟定型,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煤田全数字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煤矿采区工作面震电融合探查”两项原创技术入选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有力提升了物探院的市场影响力。由总局牵头、物探院主持制定的《煤矿采区三维地震勘探规范》行业标准即将正式发布,这项行业标准将填补煤矿采区三维地震勘探工作专业标准的空白。
聚焦抓好总局重大专项“矿山智能化开采高精度地质模型研建与系统开发”,持续提升技术优势,强化成果转化示范应用。以“矿山地质建模与智能分析”研究室建设为抓手,支撑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矿山透明地质与数字孪生技术”重点实验室建设。持续深耕复杂地区地震勘探资料处理解释技术、深度岩域性地震技术。
近期,物探院立足国家所需、行业所急,聚焦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煤矿山绿色安全高效开采地质技术、智能开采透明地质保障、精准勘探所需的关键核心技术全力攻关,正加快推进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任务的“深部碳储空间探测与地质评价”深部多类型、立体碳储空间多物理场联合智能探测课题研究。
塑造品牌形象
奋力开拓市场
物探院不断深化对国家战略及行业政策的研究,以先进技术、优质服务和良好品牌赢得市场。深入现场解决矿山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地质技术系列解决方案,实现与客户的“深度绑定”。
物探院先后为汾西矿业集团、淮北矿业集团、山西华阳新材料集团等单位开展物探技术培训,宣传推介自身核心技术,有效增强客户黏性。同时,持续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竞争新优势,着眼提升现有物探技术解决问题能力,减小与实际应用需求差距,提升对各类地质体的检出率及刻画精度,拓展应用领域及服务范围,紧紧依靠科技创新拓展发展空间,努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扩大行业话语权。
物探院建立了完善的营销体系,在巩固两淮、内蒙古、山西、辽宁等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助力总局主要战略合作协议落实落地。主动对接东北地区矿山企业,履行服务矿山全生命周期地质保障职责使命,中标辽宁抚顺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老虎台矿73003、73004工作面覆岩水文地质补充物探探查项目。积极与国家能源、中国中煤、山东能源、山西焦煤、两淮集团等国资央企合作,不断提升服务客户质量,市场开拓成效显著。先后获评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技推广试点单位,成功申报“中煤地物探”“中煤物探”商标。
坚定向前走,不忘来时路。新征程上,物探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自然资源工作论述摘编》,在总局新一任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科技引领、精业笃行,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发挥物探在攻深找盲中的专业优势、在矿产资源勘查中的先导作用、在煤矿绿色安全高效开采精细勘查中的支撑作用,以及在地质环境监测预警、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方面的引领作用,强化物探和钻探、巷探、分析测试等多方法综合、井上下联合,做精做优地质勘查、矿井地质核心主业,加快建设煤炭物探专业领军企业,在总局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地勘企业过程中展现物探之智、物探之力、物探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