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24年,安徽省煤田地质局面对省内二类地勘单位事业费锐减至人均4.5万元/年、全局事业单位年度经费缺口约1.8亿元的严峻形势,以及内部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攻坚克难、承压奋进,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着力推动经济运行向上向好。全年新签合同额26.1亿元,同比增长30.7%;完成钻探工程量88.1万米,同比增长17.3%。2024年全局经营收入同比增长32.1%、总收入同比增长21.1%,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着力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承担实施安徽省公益性地质项目7项、基金项目5项。勘查院承担的“凤台县八里塘南勘查区煤炭普查”通过储量评审,提交-1200米以浅煤炭资源量6160.7万吨,提交中型煤炭矿产地1处。三队承担的“宿州市祁东煤矿采矿权深部勘查区煤炭勘探”提交-800米至-1200米煤炭资源量14668.9万吨,提交大型煤炭矿产地1处。勘查院承担的“淮南市谢家集-上窑勘查区煤层气预探”预期-1200米以浅潜在煤炭资源4.3亿吨,初步估算-1500米以浅煤层气预测地质储量83亿立方米。三队承担的“淮北市南坪勘查区煤层气预探”初步估算煤层气预测地质储量33亿立方米,甘肃灵台勘探项目提交煤炭资源量7.54亿吨。二队承担的宿南深部煤层气项目创下省内取芯效率最高和水平井垂深最深、口径最大等多项纪录。
着力保障矿山安全高效绿色开采。完成钻探工程量83.5万米、物探物理点8.2万个,承担矿山补勘项目70个。实施矿山水害区域探查治理工程25个、瓦斯综合治理工程16个,释放可开采煤炭资源约1.5亿吨。
着力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助力全省地面沉降联防联控体系建设,一队、三队顺利完成省重点项目安徽省地面沉降监测网建设工程阜阳、亳州项目。积极履行绿色矿山动态监管等公益职能,协助省自然资源厅制定了省级绿色矿山建设评价指标,开发了绿色矿山现场核查App,完成了5家省级绿色矿山评估工作,承担绿色矿山建设项目6个、地质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项目12个。开展了安徽省地面塌陷现状调查与治理技术研究,编制了全省地面塌陷时空分布“一张图”。承揽地质灾害防治项目25项,施工地籍调查、土地确权、地形测绘、工程测量等测绘项目68个。
着力提升单位核心竞争力。大力实施人才强局工程,全年引进专业技术人才67名,3人获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名单,1人入选财政部高层次财会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名单。成功举办省级一类职业技能竞赛——2024年全省煤田地质系统地质调查员职业技能大赛。新承担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24项,组建成立安徽局专家委员会,成功举办首届安徽省煤田地质高质量发展论坛,组建4支局一级科技创新团队。荣获第七届全国科学实验展演二等奖和安徽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项。一队成功获批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大力提升装备水平,全年累计投资1200多万元购置装备。现有各类主要装备500余台(套),建成11支3000米以上施工能力钻探队伍。
着力深化改革赋能高质量发展。设立高质量发展引导基金,全年局行政拨付3661.9万元用于激励引导二类地勘事业单位推进重点领域产业技术创新、装备升级、市场开发。完善绩效目标考核,突出实绩导向,对业绩好、贡献大的一队、水文队领导班子实行特别奖励,其中主要负责人每人奖励2万元。实施岗位竞聘改革,印发《安徽省煤田地质局岗位统筹调剂和竞聘管理暂行办法》,充分调动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毫不放松抓好安全生产,全局安全形势总体稳定。毫不动摇确保职工收入稳定,事业编制职工年人均收入同比增长4.5%、企业制人员年人均工资同比增长19.4%。大力实施安居工程,水文队集资建房72套,二队配合地方政府完成5栋危楼改造。组织两批次90名职工开展疗休养,让改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职工及家属。
周元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