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igital.zmdxw.com/Img/2025/2/2025021719b2a785e8174545a966049df078a625.jpg
重庆地研院荣获4项绿色矿山科技奖 中煤地质报第2949期
http://mobile.zmdxw.com/content/2025-02/17/016415.html

重庆地研院荣获4项绿色矿山科技奖

2025-2-17

本报讯 近日,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绿色矿山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公布了2024年度绿色矿山科学技术奖、突出贡献奖获奖名单,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共获4个奖项,包括2项团体奖、2项个人奖。其中,团体奖项分别为绿色矿山科技进步二等奖、创新贡献单位奖,重庆地研院副院长马磊和矿产资源分院曾祥亮分别荣获绿色矿山科技创新贡献个人奖。

重庆铜锣山生态修复成效

重庆地研院生态修复分院牵头申报的“西南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矿山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荣获2024年度绿色矿山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汇集了自然资源部重庆典型矿区生态修复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生态修复分院)10余年技术攻关的成果,解决了西南地区矿山地质-生态损伤精准识别、生态修复与功能一体化提升、矿区资源再利用三大难题,成果已应用于四川、重庆、贵州等地矿山修复工作,有效支撑了国家山水工程、长江经济带矿山修复,累计推广面积超87万亩,直接经济效益达30亿元以上。该成果支撑的铜锣山矿山修复项目被纳入联合国“生态恢复十年”优秀案例,为全球矿山生态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

在矿产资源分院牵头下,重庆地研院成功申报2024年度绿色矿山创新贡献单位奖。在绿色矿山建设方面,重庆地研院通过多年探索实践,编制绿色矿山建设相关标准5项、建设导则1份,获得专利8项,服务区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30余个,指导矿山企业500余家,在重庆市绿色矿山管理体系建设、矿业形象提升、资源高效规范开发、社会认知扭转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马磊是重庆市矿山生态修复领军人物,成功构建了全国领先的矿山生态修复模式与技术体系,牵头编制了《重庆市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及综合利用规划(2023—2030年)》,创新推出矿区空天地深一体化监测评估技术,推动了川渝地区矿山生态修复调查评价、规划设计、监测监管的全流程标准体系建设,支撑长江经济带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十三五”“十四五”国家山水工程等多项国家级重点项目实施。

曾祥亮作为重庆市绿色矿山建设领域专家,多年来致力于推进全市绿色矿山建设和构建绿色矿山建设支撑体系、动态管理机制研究,主持、参与编制“十四五”矿规、绿色矿山建设标准3项、绿色矿山建设导则1项,发表相关论文10篇,获专利6项,获全国行业金奖1项、重庆市优秀地质成果奖1项。

邓朝松 张婷婷 李 成

上一条:基层动态
下一条:在雪域高原唱响江西地质之歌
分享到

© 2018 中煤地质报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