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igital.zmdxw.com/Img/2025/2/202502246205efae6bdf4516a073a6ca285ee63a.jpg
把脉“两州”水源 绘就水文地质新画卷 中煤地质报第2951期
http://mobile.zmdxw.com/content/2025-02/24/016455.html

把脉“两州”水源 绘就水文地质新画卷

2025-2-24 作者 刘 彬 梁 仲

近日,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三六地质队圆满完成重庆市长江经济带1∶50000临江幅、南门场幅、任市幅野外水文地质调查项目。此次调查范围覆盖万州区和开州区,总面积超过900平方千米,区域内山脉纵横,最大高低落差达1100米,给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项目组由6名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组成,他们凭借专业的水文地质调查技能,深入“两州”地区,细致研究水源分布特征。此次调查旨在为渝东北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与重大工程项目规划提供详实的基础水文地质资料,助力重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剖面巡查

调查区域地形复杂,山峦起伏,悬崖陡峭,石棱如剑,荆棘密布。面对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项目组成员充分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以无畏的勇气肩负起责任,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他们穿梭于山野之间,翻山越岭,蹚溪下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地质人的坚韧与执着。

为了更高效地完成任务,项目组分为两支小分队,每队3人。自2024年8月中旬起,每日晨曦初现,两队人马便分头行动,沿着长达十余公里的调查路线展开工作。小分队成员各司其职,一人负责调查走访,挖掘水文信息;一人负责记录,确保信息准确无误;还有一人负责测量工作,为团队提供数据支撑。

调查点分布密集,每个点都需要细致勘查和测量。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常常到夜幕降临,项目组成员才结束一天的野外奔波。回到项目部,他们又投入紧张的资料整理工作,仔细核对数据、认真绘制图表,将每一个观测点和采样点都标注清楚。他们正是以这样的耐心与细致,成功掌握了地层出露的特征,为后续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项目的工作周期中,项目组经历了季节的变换、气温的起伏和地形的变化,遇到了各种技术难题和挑战。从盛夏的烈日炙烤到深秋的寒风凛冽,再到寒冬的刺骨冰凉,项目组成员们凭借顽强的毅力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团结协作、攻坚克难。他们成功完成了总长度约50多千米的剖面测量工作,基本控制了调查区全部出露地层。

时光悄然流转,在昼夜更迭中,这群平凡的地质工作者默默奋战在山川旷野之间。他们坚守着地质人的责任,践行了“三光荣”精神,彰显了“四特别”品质。用脚踏实地的每一步、辛勤付出的每一刻,绘就渝东北地区水文地质新画卷,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力量。

上一条:戈壁滩上的坚守
下一条:有畏更要有为
分享到

© 2018 中煤地质报

↑ TOP